妇科炎症是否传染因类型而异,滴虫性阴道炎可通过性接触和间接接触传播;霉菌性阴道炎部分可通过内源性、性交或间接接触传染;细菌性阴道病传染性相对较弱,可通过性接触传播;急性宫颈炎部分由性传播病原体引起有传染性,慢性宫颈炎一般无传染性。预防措施包括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不洁性行为、增强自身免疫力,孕妇和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相关事项来降低妇科炎症传染风险。
一、不同类型妇科炎症的传染性
1.滴虫性阴道炎:具有传染性,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公共浴池、浴盆、浴巾、坐式便器、衣物等间接传播。阴道毛滴虫适宜在温度25~40℃、pH5.2~6.6的潮湿环境中生长,公共卫生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容易造成传播。女性感染后可能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稀薄脓性、泡沫状、有异味,外阴瘙痒等症状,男性感染后常无症状,但可成为传染源。
2.霉菌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部分情况具有传染性,主要传播途径为内源性传染,即假丝酵母菌作为条件致病菌,当阴道内环境改变时大量繁殖引发炎症,少部分通过性交直接传染,极少通过接触污染的衣物间接传染。孕妇、糖尿病患者、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者等易感人群更容易发病,主要症状为外阴阴道瘙痒、灼痛、性交痛以及尿痛,阴道分泌物呈白色稠厚呈凝乳状或豆腐渣样。
3.细菌性阴道病:一般认为其传染性相对较弱,主要是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一种混合感染,阴道内乳杆菌减少,加德纳菌等厌氧菌增多,但也可能通过性接触传播,性伴侣可能成为无症状的带菌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有鱼腥臭味,尤其在性交后加重,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灼热感。
4.宫颈炎:急性宫颈炎部分由性传播病原体感染引起,如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具有传染性,可通过性接触传播;慢性宫颈炎多由急性宫颈炎未彻底治疗转变而来,一般不具有传染性。急性宫颈炎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黏液脓性,阴道分泌物刺激可引起外阴瘙痒及灼热感,还可出现经间期出血、性交后出血等症状;慢性宫颈炎可表现为宫颈糜烂样改变、宫颈息肉、宫颈肥大等,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有阴道分泌物增多、淡黄色或脓性、性交后出血、月经间期出血等。
二、预防妇科炎症传染的措施
1.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每天用清水清洗外阴,不用刺激性洗液,勤换内裤,内裤洗净后最好在阳光下暴晒,以达到杀菌的作用。
2.避免不洁性行为:性生活时使用安全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性传播疾病导致的妇科炎症传染风险,同时要避免多个性伴侣。
3.增强自身免疫力:均衡饮食,保证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适度运动,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一般成年人每天需要7~8小时的睡眠时间,这些都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降低妇科炎症的发生及传染风险。
4.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孕妇由于身体激素水平变化,更容易发生妇科炎症,且需要特别注意避免炎症传染给胎儿。要更加注重个人卫生,产检时若发现有妇科炎症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法。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阴道内糖原含量升高,适宜假丝酵母菌生长繁殖,容易发生霉菌性阴道炎且易反复发作。这类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严格遵循糖尿病饮食和治疗方案,保持外阴清洁,控制妇科炎症的发生和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