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肾积水常见原因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生理性有膀胱过度充盈致肾盂暂时性扩张、输尿管收缩节律异常影响尿液输送;病理性包括输尿管梗阻(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输尿管其他部位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先天性泌尿系统发育畸形(重复肾、马蹄肾等)、其他系统疾病影响(如染色体异常性疾病合并肾积水),需密切监测胎儿发育,据情况处理,孕妇要保持良好心态、遵医嘱产检及避免不良生活因素。
一、生理性原因
1.膀胱过度充盈
胎儿在宫内会有排尿行为,当胎儿膀胱过度充盈时,可能会导致肾盂暂时性扩张,从而出现肾积水的表现。这种情况往往是暂时的,随着胎儿排尿后,肾积水可能会减轻或消失。例如,有研究观察到部分胎儿在膀胱排空后,肾积水情况会有所改善。
2.输尿管收缩节律异常
胎儿输尿管的正常蠕动节律对尿液的输送起着关键作用。如果胎儿输尿管收缩节律出现异常,会影响尿液从肾脏向膀胱的正常输送,导致尿液在肾盂内积聚,引起肾积水。这种生理性的输尿管收缩节律异常可能与胎儿发育过程中神经调节等因素有关,一般在胎儿出生后可能会逐渐调整恢复正常。
二、病理性原因
1.输尿管梗阻
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PUJO):这是胎儿肾积水最常见的病理性原因之一。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是尿液从肾盂流入输尿管的部位,如果此处发生梗阻,尿液排出受阻,就会导致肾盂扩张积水。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先天发育异常有关,比如局部的肌肉发育异常、狭窄等。有研究表明,胎儿时期PUJO的发生率约占胎儿肾积水的一定比例,这种梗阻会逐渐影响肾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
输尿管其他部位梗阻:输尿管本身的结石、狭窄(除了肾盂输尿管连接处外的其他部位狭窄)、外在压迫等也可能导致输尿管梗阻,进而引起肾积水。例如,周围组织的异常压迫输尿管,影响尿液的通畅排出。
2.膀胱输尿管反流
正常情况下,尿液从膀胱向输尿管的反流是受到控制的,但当出现膀胱输尿管反流时,尿液会从膀胱逆流回输尿管甚至肾盂,导致肾盂扩张积水。胎儿时期发生膀胱输尿管反流的原因可能与膀胱输尿管连接部的抗反流机制发育不完善有关。这种反流会使肾脏反复受到尿液的刺激,长期可能影响肾脏功能。
3.先天性泌尿系统发育畸形
除了上述提到的肾盂输尿管连接处梗阻等情况外,还有其他多种先天性泌尿系统发育畸形可导致肾积水。比如重复肾、马蹄肾等畸形,都会影响泌尿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尿液引流,从而引发肾积水。重复肾是指肾脏有两个肾盂和两条输尿管等异常结构,可能会导致尿液引流不畅;马蹄肾是肾脏下端融合成马蹄形,也会对尿液的正常输送产生影响。
4.其他系统疾病影响
某些染色体异常性疾病可能会合并胎儿肾积水。例如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等,胎儿除了有染色体异常的表现外,还可能出现泌尿系统的发育异常,包括肾积水。这是因为染色体异常会影响胎儿整体的发育,包括泌尿系统的发育过程,导致肾脏结构和功能出现异常,进而引起肾积水。
对于胎儿肾积水的情况,需要密切监测胎儿的发育情况,根据肾积水的严重程度、病因等综合判断后续的处理方式。如果是生理性的肾积水,可能只需定期复查观察;如果是病理性的肾积水,可能需要在出生后进一步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孕妇来说,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产检和后续的处理。同时,要注意避免一些可能影响胎儿发育的不良生活因素,如吸烟、酗酒等,以降低胎儿出现泌尿系统异常包括肾积水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