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阑尾炎的诊断需从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鉴别诊断多方面进行。病史采集包括现病史和既往史;体格检查有右下腹固定压痛等;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等无特异性;影像学检查有B超、CT、钡剂灌肠造影等;需与右侧输尿管结石、妇科疾病、克罗恩病等鉴别。
一、病史采集
1.现病史:详细询问患者腹痛的相关情况,包括腹痛起始时间、部位、性质、程度、诱发及缓解因素等。慢性阑尾炎患者腹痛多为间断性隐痛或胀痛,部位多在右下腹,疼痛程度一般较轻,可因剧烈活动、饮食不节等诱发,休息或服用消炎药后可暂时缓解。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可能表述不清,需仔细观察其行为表现;老年人可能症状不典型,腹痛可能较隐匿。
2.既往史:了解患者既往是否有类似腹痛发作史,既往是否有腹部手术史等,既往有阑尾炎发作史者再次出现右下腹疼痛需考虑慢性阑尾炎可能。
二、体格检查
1.右下腹压痛:是慢性阑尾炎重要的体征,压痛部位固定在麦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或其周围,压痛程度不一,部分患者可仅有轻度压痛。不同性别患者在体格检查时无明显性别特异性差异,但需注意体型等因素对压痛感知的影响,肥胖患者可能压痛感知不明显。
2.其他体征:一般无明显反跳痛和肌紧张,若出现反跳痛和肌紧张需考虑合并急性阑尾炎可能。可进行结肠充气试验、腰大肌试验、闭孔内肌试验等辅助检查,但这些试验在慢性阑尾炎诊断中的特异性不如压痛明显。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慢性阑尾炎患者血常规一般无明显特异性改变,急性发作时可能出现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但需注意部分患者血常规可无明显异常,不能仅依靠血常规确诊慢性阑尾炎。
2.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标志物在急性发作时可能升高,但也缺乏特异性,不能单独用于慢性阑尾炎的确诊。
四、影像学检查
1.腹部B超:可观察阑尾的形态、大小、周围有无渗出等情况。慢性阑尾炎患者B超可能发现阑尾增粗、腔内有粪石等,但B超检查受肠气干扰较大,对于肥胖患者或肠气较多者,诊断准确性可能受限。不同年龄人群中,儿童进行B超检查时需注意适度镇静等情况以保证检查顺利进行。
2.腹部CT:腹部CT对慢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较高,可清晰显示阑尾的形态、周围组织情况等。能更准确地发现阑尾增粗、周围渗出、粪石等病变,尤其对于B超检查难以明确诊断的患者,腹部CT有助于明确诊断。但需注意CT检查有一定辐射,需权衡利弊,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3.钡剂灌肠造影:可显示阑尾的形态、位置及排空情况。慢性阑尾炎患者钡剂灌肠造影可表现为阑尾充盈不全、阑尾腔不规则、排空延迟等,但该检查有一定侵入性,目前临床应用相对较少。
五、鉴别诊断
1.右侧输尿管结石:右侧输尿管结石可引起右下腹疼痛,疼痛多较剧烈,呈绞痛样,可向会阴部放射,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腹部平片或CT可发现输尿管结石影,与慢性阑尾炎可通过这些检查进行鉴别。
2.妇科疾病:对于女性患者,需与右侧附件炎、卵巢囊肿蒂扭转等妇科疾病鉴别。妇科疾病可通过妇科检查、B超等进行鉴别,如右侧附件炎可伴有妇科相关症状,B超可发现附件区异常。
3.克罗恩病:克罗恩病也可出现右下腹痛等表现,但克罗恩病多有肠道其他部位病变,内镜检查可见肠道黏膜呈节段性、跳跃性炎症、溃疡、鹅卵石样改变等,可与慢性阑尾炎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