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嵌顿有局部肿块不能回纳、质地改变,伴有剧烈疼痛及牵涉痛、消化道症状等表现,婴幼儿、老年人及既往有疝气病史者为高危人群,一旦发现疝气肿块不能回纳伴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以防疝内容物坏死等严重后果。
一、症状表现
1.局部肿块变化
突出肿块不能回纳:疝气患者原本可复性的肿块突然变得不能回纳到腹腔内是疝气嵌顿的重要表现之一。例如腹股沟疝患者,原本可在站立、行走或咳嗽等腹压增加时突出的腹股沟区肿块,此时无法回纳。不同类型疝气的肿块位置有所差异,如股疝通常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也会出现肿块不能回纳的情况。
肿块质地改变:嵌顿的肿块质地较硬,与正常可回纳时的柔软质地不同。这是因为疝内容物(多为肠管等)被卡住,导致局部组织肿胀等情况。
2.疼痛症状
剧烈疼痛:嵌顿发生后往往会出现剧烈疼痛。对于腹股沟疝嵌顿,疼痛可位于腹股沟区或阴囊部位,疼痛程度较为严重,呈持续性胀痛或刀割样痛。这是由于疝内容物受到卡压,局部组织缺血、神经受到刺激等原因引起。对于婴儿疝气嵌顿,由于婴儿无法准确表达疼痛,但会表现出剧烈哭闹、烦躁不安等情况,这是因为婴儿腹部不适疼痛所致。
牵涉痛:有时疼痛可牵涉到腹部其他部位,如腹股沟疝嵌顿可能会引起下腹部疼痛。这是因为神经传导的牵涉作用,疝局部的疼痛信号通过神经传导引起其他部位的感觉。
二、伴随症状
1.消化道症状
恶心、呕吐:当疝气嵌顿导致肠管梗阻时,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例如肠管被嵌顿卡住后,肠道蠕动受阻,近端肠管内压力增高,刺激胃肠道引起恶心、呕吐。呕吐物最初多为胃内容物,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胆汁样物甚至粪样物,这提示肠梗阻程度加重。对于儿童疝气嵌顿,由于儿童胃肠道功能相对较弱,恶心、呕吐症状可能会更为明显,且容易出现脱水等情况,因为儿童呕吐频繁容易导致体液丢失。
腹胀:随着病情发展,肠道梗阻进一步加重,会出现腹胀。腹部膨隆,触摸时感觉腹部较硬。这是因为肠道内气体和内容物积聚,无法正常排出。
三、高危人群及特殊情况提示
1.婴幼儿
婴幼儿疝气嵌顿相对较为常见,尤其是腹股沟斜疝。婴幼儿疝气嵌顿后,家长要密切观察,因为婴幼儿无法准确表达不适,一旦发现腹股沟或阴囊部位肿块不能回纳,且婴儿出现剧烈哭闹、呕吐等情况,应高度怀疑疝气嵌顿,需及时就医。这是因为婴幼儿腹壁肌肉发育不完善,疝气更容易发生嵌顿,而且病情变化较快。
2.老年人
老年人常伴有慢性便秘、前列腺增生等疾病,这些疾病会导致腹压升高,增加疝气嵌顿的风险。老年人疝气嵌顿后,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对疼痛等症状的感知可能不如年轻人敏感,但仍需警惕出现消化道症状等情况。一旦发现腹股沟等部位肿块不能回纳,应尽快就医,因为老年人恢复能力相对较弱,嵌顿时间过长容易导致肠管坏死等严重并发症。
3.既往有疝气病史者
既往有疝气病史的人群再次发生疝气嵌顿的可能性较高。这些人群要注意避免腹压突然增加的情况,如剧烈咳嗽、用力排便等。如果再次出现疝气肿块不能回纳且伴有疼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因为既往疝气病史者其局部组织解剖结构可能存在一定改变,嵌顿后病情进展可能较快。
四、就医建议
一旦发现疝气肿块不能回纳且伴有上述相关症状,无论年龄大小,都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通过体格检查、超声等检查手段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手法复位或手术治疗等,以避免疝内容物坏死等严重后果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