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淋巴结炎有局部和全身症状,局部有淋巴结肿大、局部疼痛;全身有低热、乏力;不同人群表现不同,儿童肿大淋巴结易发现且炎症反应活跃,老年人全身症状不典型、恢复慢,有基础病史人群如糖尿病患者易反复发作且不易控制,需综合处理。
一、局部症状
1.淋巴结肿大:慢性淋巴结炎最常见的局部症状是淋巴结肿大,一般质地较软,有轻度压痛,可活动,与周围组织无粘连。例如,颈部慢性淋巴结炎时,可在颈部触及单个或多个肿大的淋巴结,大小不等,小的如米粒,大的可如黄豆或更大。这种肿大是由于炎症刺激导致淋巴结内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增生,从而使淋巴结体积增大。不同部位的慢性淋巴结炎,肿大的淋巴结位置具有特异性,如颌下慢性淋巴结炎时肿大的淋巴结位于颌下区域。
2.局部疼痛:部分患者会有局部疼痛感觉,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等。当炎症处于活动期时,疼痛可能相对明显,当炎症处于相对稳定期时,疼痛可能较轻或不明显。例如,腋下慢性淋巴结炎患者可能会感到腋下有隐痛或胀痛,在按压肿大淋巴结时疼痛可能会加重。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周围的神经末梢,引起疼痛感觉。
二、全身症状
1.低热:少数慢性淋巴结炎患者可能出现低热情况,体温一般在37.5℃~38℃之间。这是由于机体的免疫反应被激活,炎症因子释放,影响体温调节中枢导致的。例如,一些病程较长的慢性颈部淋巴结炎患者可能会有间断性低热表现。不同个体对低热的耐受程度不同,部分患者可能仅感觉身体稍有发热不适,而部分患者可能会伴有乏力等不适。
2.乏力:患者可能会感到全身乏力,精神状态不佳。这是因为炎症反应消耗机体能量,同时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影响了正常的生理功能。比如,患有慢性腹股沟淋巴结炎的患者可能会在日常活动中容易感到疲惫,活动耐力下降。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表现为精神不振、不爱玩耍等;老年人则可能感觉身体虚弱,活动后更明显。
三、不同人群的表现特点
1.儿童:儿童慢性淋巴结炎时,肿大的淋巴结可能相对更易被发现,因为儿童皮肤较薄,皮下组织相对疏松。而且儿童的免疫系统尚不完善,炎症反应可能相对更活跃,有时可能除了淋巴结肿大外,还可能伴有哭闹不安等表现。例如,幼儿患颈部慢性淋巴结炎时,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颈部有包块,且孩子可能因为局部不适而出现哭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儿童慢性淋巴结炎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保持局部清洁等,且要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
2.老年人:老年人慢性淋巴结炎时,全身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低热可能不明显,而更多表现为乏力等非特异性症状。同时,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淋巴结炎的恢复可能相对较慢。例如,老年患者患腋下慢性淋巴结炎时,可能主要表现为腋下不适、乏力,而发热等表现可能不突出。在护理老年人慢性淋巴结炎时,要更加注重基础护理,如关注老年人的营养状况,因为良好的营养有助于机体恢复,同时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为老年人对疾病的耐受能力较差,病情可能会悄然进展。
3.有基础病史人群:对于本身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人群,慢性淋巴结炎可能会对病情产生影响。例如,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抵抗力下降,慢性淋巴结炎可能更容易反复发作,且炎症不易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不仅要治疗淋巴结炎,还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以促进淋巴结炎的康复。因为高血糖环境不利于炎症的消退,所以需要更加严格地监测血糖,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基础上进行淋巴结炎的相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