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有典型症状表现、体格检查特征、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影像学检查方法,还需与右侧输尿管结石、妇产科疾病、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等进行鉴别诊断。症状表现为腹痛(典型起始于上腹部或脐周后转移固定右下腹,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和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等);体格检查有右下腹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表现;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比例、CRP可异常;影像学检查腹部B超、CT各有特点;需与其他疾病鉴别。
一、症状表现
1.腹痛:典型的急性阑尾炎腹痛多起始于上腹部或脐周,数小时(6-8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这是因为阑尾的神经由交感神经纤维经腹腔丛和内脏小神经传入,与肚脐周围皮肤感觉神经传入同一脊髓节段,早期疼痛表现为牵涉痛。不同年龄人群腹痛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腹痛起始位置可不典型,可能更广泛;老年人对疼痛的感知相对迟钝,腹痛可能不典型。女性患者需注意与妇科疾病鉴别,如右侧输卵管妊娠破裂等。
2.胃肠道症状:发病初期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程度一般较轻。部分患者有腹泻症状,这是因为阑尾炎症刺激胃肠道。有些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
二、体格检查
1.右下腹压痛: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重要体征,压痛部位固定,通常位于麦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不同年龄人群麦氏点压痛的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由于阑尾位置可能较高或不典型,压痛部位可能不太典型,但右下腹一定有固定压痛区域。
2.反跳痛:即Blumberg征,患者仰卧,检查者手按压右下腹后迅速抬起,患者感觉疼痛加剧,这提示阑尾炎症刺激壁层腹膜。
3.腹肌紧张:当阑尾炎症较重,炎症波及壁层腹膜时可出现腹肌紧张,但小儿、老年人、孕妇、肥胖、虚弱者或盲肠后位阑尾炎时,腹肌紧张可不明显。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会升高,一般白细胞计数在(10-20)×10/L之间,中性粒细胞比例多在75%-90%以上,但也有部分患者白细胞计数可能无明显升高,尤其是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等,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2.C-反应蛋白(CRP):CRP可升高,其升高程度往往与炎症程度相关,CRP升高提示体内存在炎症反应。
四、影像学检查
1.腹部B超:可发现肿大的阑尾或脓肿等,但对于早期单纯性阑尾炎可能显示不典型,尤其是儿童和肥胖患者,其准确性会受一定影响。B超可以观察阑尾的形态、大小以及周围有无积液等情况。
2.腹部CT:对于诊断不典型的急性阑尾炎有重要价值,能够更清晰地显示阑尾的形态、周围组织的情况,尤其是对于鉴别诊断有困难的患者,如怀疑阑尾周围脓肿等情况时,CT检查可以提供更准确的信息。但要注意儿童应尽量减少辐射暴露,非必要不首选CT检查。
五、鉴别诊断
1.右侧输尿管结石:多表现为突发性右下腹绞痛,疼痛较为剧烈,呈阵发性,可向会阴部放射,患者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超声检查可发现输尿管结石影。
2.妇产科疾病:如异位妊娠破裂,多有停经史,阴道流血等表现,妇科检查及相关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有卵巢囊肿病史,突然出现右下腹剧烈疼痛,超声检查可发现卵巢囊肿蒂扭转的情况。
3.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儿童,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后,腹痛常为脐周及右下腹隐痛,程度较轻,可伴有发热,腹部压痛不固定,白细胞计数可轻度升高,超声检查可见肠系膜淋巴结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