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瘙痒症是常见妇科症状,表现为外阴不同程度阵发性瘙痒,严重影响生活工作。常见病因分局部和全身因素,局部有阴道炎症、外阴局部皮肤病变、不良卫生习惯等,全身有糖尿病、黄疸、维生素缺乏等。临床表现为瘙痒部位、程度时间及伴随症状。诊断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特殊人群育龄女性、老年女性、儿童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外阴瘙痒症的定义
外阴瘙痒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症状,主要表现为外阴不同程度的瘙痒感,可轻可重,常呈阵发性发作,瘙痒严重时,患者坐立不安,影响生活和工作。
二、常见病因
1.局部因素
阴道炎症:如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等。以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为例,假丝酵母菌在阴道内大量繁殖,其代谢产物等刺激外阴皮肤黏膜,引发瘙痒。研究表明,阴道分泌物中假丝酵母菌的检出率与外阴瘙痒的发生密切相关。
外阴局部皮肤病变:外阴硬化性苔藓、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等疾病可导致外阴皮肤出现病变,引起瘙痒。外阴硬化性苔藓患者的外阴皮肤会出现萎缩、变薄等改变,进而引发瘙痒,相关研究发现其病变部位的神经末梢分布及神经递质变化与瘙痒的产生有关。
不良卫生习惯:不注意外阴清洁,长时间不更换内裤等,会使局部污垢积聚,刺激外阴皮肤引起瘙痒。例如,长期使用不透气的卫生用品,会导致外阴局部潮湿,有利于细菌等滋生,从而诱发瘙痒。
2.全身因素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尿液中含糖量升高,刺激外阴皮肤,容易引发外阴瘙痒。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外阴瘙痒的概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且血糖水平与瘙痒程度有一定相关性。
黄疸:黄疸患者体内胆红素升高,可引起皮肤瘙痒,包括外阴瘙痒。这是因为胆红素对皮肤神经末梢有刺激作用。
维生素缺乏:如维生素A、维生素B族缺乏时,可能会导致皮肤黏膜抵抗力下降,出现外阴瘙痒等表现。
三、临床表现
1.瘙痒部位:主要发生在大阴唇、小阴唇,也可波及会阴、肛门周围等。
2.瘙痒程度与时间:瘙痒程度不一,有的轻微,仅偶尔有痒感,有的则十分严重,夜间往往加重。
3.伴随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外阴皮肤增厚、皲裂、色素沉着等表现,若因搔抓还可能出现抓痕、溃疡等。
四、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月经史、生育史、外阴局部用药史、既往疾病史等。例如,询问是否有阴道炎反复发作史,是否有糖尿病病史等。
2.体格检查:观察外阴皮肤黏膜的情况,包括有无皮疹、色素改变、溃疡等。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阴道炎症,如显微镜下观察阴道分泌物中有无滴虫、假丝酵母菌等。
3.实验室检查:对于怀疑有全身疾病引起外阴瘙痒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血糖、肝功能、维生素水平等相关检查。如检测血糖以排除糖尿病,检测肝功能了解胆红素水平等。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育龄女性:育龄女性发生外阴瘙痒时,要注意是否与妊娠相关的阴道炎症等情况有关。同时,在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时,需考虑到妊娠的因素,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检查方法和治疗措施。
2.老年女性:老年女性外阴皮肤较为脆弱,发生外阴瘙痒时,要注意避免过度搔抓导致皮肤破损引发感染。同时,要关注是否有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因为老年女性糖尿病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且可能症状不典型,需加强血糖监测。
3.儿童:儿童发生外阴瘙痒时,要考虑是否有蛲虫感染等情况。家长要注意儿童的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裤。同时,避免儿童搔抓外阴,防止引起皮肤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