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溢性皮炎是皮脂溢出部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涉马拉色菌等真菌定植、皮脂分泌异常等,好发头面胸背等区,头皮现红斑伴油腻鳞屑等,依临床表现等诊断,用抗真菌洗剂治疗;头癣是皮肤癣菌感染头发头皮的传染性病,致病菌有许兰毛癣菌等,有白癣黄癣黑癣等不同表现,靠真菌镜检培养诊断,用口服抗真菌药治疗;两者鉴别在病因、头皮表现、传染性、真菌学检查等;特殊人群儿童患头癣需隔离用药,孕妇用药谨慎,老年人患相关病需关注皮肤及肝肾功能。
一、脂溢性皮炎
1.定义与病因:脂溢性皮炎是发生于皮脂溢出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涉及马拉色菌等真菌定植、皮脂分泌异常增多、遗传因素及神经递质调节异常等,年龄、性别上各年龄段均可发病,青春期后皮脂分泌旺盛者易患,男性略多于女性,生活方式中高糖高脂饮食、精神压力大等可诱发。
马拉色菌在脂溢性皮炎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其分解皮脂产生游离脂肪酸刺激皮肤引发炎症。
2.临床表现:好发于头面、胸背等皮脂溢出区域,头皮部位表现为红斑基础上覆油腻性鳞屑,伴不同程度瘙痒,严重时可出现渗出、结痂。
3.诊断:主要依据典型临床表现,结合真菌镜检等排除头癣等其他疾病,若头皮部位需与头癣鉴别,头癣有特定真菌学表现。
4.治疗:可使用酮康唑洗剂等抗真菌制剂,改善皮脂溢出状况,注意避免过度清洁加重皮肤屏障损伤。
二、头癣
1.定义与病因:头癣是皮肤癣菌感染头发和头皮引起的传染性疾病,致病菌主要有许兰毛癣菌(黄癣)、犬小孢子菌(白癣)、断发毛癣菌(黑癣)等,儿童因卫生习惯等因素更易感染,学龄儿童高发,男女发病无显著性别差异,生活中密切接触头癣患者或被污染的物品易感染。
2.临床表现:
白癣:初期为灰白色鳞屑斑,病发周边有白套状鳞屑,病发易折断,距头皮2~5mm处折断。
黄癣:头皮有碟形黄癣痂,中心有毛发贯穿,愈后遗留萎缩性瘢痕。
黑癣:头皮出现点状炎症,病发刚出头皮即折断,呈黑色小点。
3.诊断:通过真菌镜检发现菌丝或孢子,真菌培养可明确致病菌种类。
4.治疗:口服抗真菌药物如伊曲康唑等,同时需对污染物品进行消毒处理,防止复发与传播。
三、脂溢性皮炎与头癣的鉴别要点
|鉴别点|脂溢性皮炎|头癣|
|--------------|------------------------------------|----------------------------------|
|病因|马拉色菌等真菌定植、皮脂分泌异常等|皮肤癣菌感染|
|头皮表现|红斑基础上油腻性鳞屑|不同类型有特定鳞屑、病发表现|
|传染性|一般无传染性|具有传染性|
|真菌学检查|马拉色菌等相关真菌可能阳性|皮肤癣菌阳性|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头癣需严格隔离,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防止疾病传播,用药时优先选择儿童适用的抗真菌方法,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强效药物;儿童脂溢性皮炎需注意皮肤护理,避免过度清洁损伤皮肤屏障,饮食上建议清淡,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
2.孕妇:孕妇患脂溢性皮炎或头癣时,治疗需谨慎权衡,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措施,如温和的头皮清洁等,药物使用需咨询医生,评估对胎儿的影响,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不良影响的药物。
3.老年人:老年人患脂溢性皮炎或头癣时,需关注皮肤屏障功能减退的情况,脂溢性皮炎者注意保湿,头癣者治疗时考虑药物对肝肾功能的影响,用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监测肝肾功能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