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患者可通过卧位、坐位抬脚训练及借助辅助工具训练来恢复腿部功能,训练需循序渐进、长期坚持,还可配合按摩等其他康复措施,不同年龄和病史患者训练时需注意相应事项。
一、卧位抬脚训练
1.仰卧位抬腿:患者取仰卧位,双腿伸直,健侧腿可正常用力,患侧腿尽量慢慢抬起,尽量将腿抬离床面一定高度,如30°左右,保持几秒后缓慢放下,重复进行,可根据自身情况逐渐增加抬腿的力度和次数,一般每次练习10-15次,每天可进行3-4组。对于有偏瘫病史较长的患者,初期可能力量较弱,可在家人辅助下轻轻助力抬起患侧腿,以逐步恢复肌肉力量,年龄较大的患者要注意动作缓慢,避免因动作过快导致头晕等不适。
2.侧卧位抬腿:向患侧侧卧时,健侧腿伸直,患侧腿屈膝,然后慢慢将患侧腿向上抬起,同样保持几秒后放下;向健侧侧卧时,患侧腿在下,尽量将患侧腿伸直并慢慢抬起,重复动作,侧卧位抬腿每次每侧可进行8-12次,每天3-4组。不同年龄的患者在侧卧位抬腿时要注意保持身体平衡,避免摔倒,比如儿童进行侧卧位抬腿时需在成人看护下进行,确保安全。
二、坐位抬脚训练
1.床边坐位抬腿:患者坐在床边,双腿自然下垂,患侧腿缓慢抬起,可尝试用手辅助抬腿,逐渐增加抬腿的高度和稳定性,每次抬腿保持5-10秒,重复10-15次,每天3组左右。对于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要注意控制抬腿力度和时间,避免因血糖波动等导致身体不适,老年患者在坐位抬腿时要防止因肌肉力量不足而从床边滑落。
2.椅子坐位抬腿:坐在椅子上,患侧腿伸直,慢慢抬起,尽量将腿抬到与地面平行或稍高的位置,保持一定时间后放下,重复练习,每次10-15次,每天3-4组。不同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久坐的办公室人群发生偏瘫后进行椅子坐位抬腿时,要注意逐渐增加活动量,避免一开始过度劳累。
三、借助辅助工具训练
1.弹力带辅助抬腿:将弹力带一端固定,患侧腿套住弹力带,然后进行抬腿动作,利用弹力带的阻力来增强腿部肌肉力量。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阻力的弹力带,开始时阻力不宜过大,每次抬腿8-12次,每天3-4组。对于偏瘫合并关节疾病的患者,使用弹力带时要注意避免对关节造成过度压力,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弹力带强度和训练方式。
2.滑轮装置抬腿:利用滑轮装置,将绳子一端固定在患侧脚上,通过拉动绳子来带动患侧腿抬起,可调整滑轮高度来控制抬腿难度,每次练习10-15次,每天3组左右。儿童使用滑轮装置训练时要确保装置固定牢固,由成人协助调整合适的滑轮高度,防止发生意外。
四、康复训练的注意事项
1.循序渐进:无论是哪种抬脚训练方式,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较小的活动范围和力度开始,逐渐增加难度。比如刚开始仰卧位抬腿时,抬腿高度较低,随着肌肉力量的增强,再慢慢增加高度。不同年龄的患者进度不同,儿童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也不能操之过急,老年患者则要根据自身恢复情况逐步推进。
2.坚持练习:偏瘫患者练抬脚需要长期坚持,每天都要进行一定量的训练,才能有效促进腿部肌肉力量的恢复和运动功能的改善。对于有不同病史的患者,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要注意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坚持训练,训练时若出现不适要及时停止并咨询医生。
3.配合其他康复措施:练抬脚可以配合其他康复措施,如按摩患侧腿部肌肉,促进血液循环,帮助增强抬腿的效果。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对于皮肤敏感或有破损的患者要避免按摩相关部位。同时,也可结合理疗等方法,综合促进偏瘫患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