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是盲肠末端细长盲管,其管腔狭小开口细,壁含丰富淋巴组织。急性阑尾炎主要病因有阑尾管腔阻塞(儿童多因淋巴滤泡增生,成人及老人多因粪石阻塞,还可因异物、寄生虫等)和细菌感染(管腔阻塞后细菌繁殖损伤黏膜,或胃肠道感染蔓延)。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有影响,儿童因免疫等因素易发病且症状表达不典型,老人因肠道功能等因素易延误病情,男女发病机制无明显差异,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及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易患。
一、阑尾的解剖与生理基础
阑尾是位于盲肠末端的一条细长盲管,形似蚯蚓,其管腔狭小且开口细,这一结构特点使得阑尾内容物排出相对困难。阑尾壁内含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在机体免疫等方面有一定作用,但也为一些致病因素的积聚提供了条件。
二、急性阑尾炎的主要病因
1.阑尾管腔阻塞
淋巴滤泡增生:这是儿童急性阑尾炎的常见原因。儿童的阑尾淋巴组织丰富,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可导致阑尾黏膜下层的淋巴滤泡增生,从而阻塞阑尾管腔。例如,有研究表明,在儿童急性阑尾炎患者中,约60%是由于淋巴滤泡增生引起阑尾管腔阻塞。
粪石阻塞:成年人急性阑尾炎中,粪石阻塞较为常见。粪石是由粪便中的矿物质沉积形成的,可直接堵塞阑尾腔,导致阑尾腔内压力升高,影响阑尾的血液循环,进而引发炎症。老年人由于肠道蠕动功能减弱,也更容易出现粪石阻塞阑尾管腔的情况。
异物、寄生虫等:偶尔可因阑尾腔内进入异物(如蛔虫、阑尾寄生虫等)导致管腔阻塞,从而诱发急性阑尾炎。比如,蛔虫进入阑尾腔后可能会引起阻塞,进而引发炎症反应。
2.细菌感染
当阑尾管腔阻塞后,阑尾腔内细菌大量繁殖,细菌可分泌内毒素和外毒素,损伤阑尾黏膜上皮,使其防御功能降低,进而引起阑尾的炎症。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肠球菌等。例如,大肠杆菌可在阻塞的阑尾腔内大量繁殖,产生的毒素会破坏阑尾组织,导致炎症的发生发展。
胃肠道的感染(如肠炎等)也可蔓延至阑尾,引起阑尾的炎症。因为胃肠道与阑尾在解剖上有一定的关联,胃肠道的细菌可通过淋巴管等途径转移至阑尾。
三、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1.年龄
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淋巴组织丰富,所以淋巴滤泡增生导致阑尾管腔阻塞引发急性阑尾炎的概率相对较高。而且儿童对疼痛的感知和表达与成人不同,往往不能准确描述腹痛等症状,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
老年人:老年人肠道蠕动功能减退,粪石阻塞阑尾管腔的风险增加,同时老年人机体反应能力相对较弱,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导致病情延误,增加了阑尾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2.性别:一般来说,男女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机制并无明显性别差异,但在不同年龄段可能有不同的表现。例如,在青少年时期,男女发病概率相对接近,而在一些特殊情况(如妊娠等)下,女性的急性阑尾炎表现会有所不同。
3.生活方式
饮食不规律:长期饮食不规律,如暴饮暴食、经常进食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可影响肠道正常的消化和蠕动功能,增加粪石形成的风险,进而提高急性阑尾炎的发病概率。
缺乏运动:运动量过少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也容易使粪便等在肠道内积聚,增加阑尾管腔阻塞的可能性。例如,长期久坐的人群,相对于经常运动的人群,患急性阑尾炎的风险可能会有所升高。
4.病史
有胃肠道疾病史:既往有肠炎、肠道寄生虫病等胃肠道疾病的患者,肠道内环境容易出现异常,阑尾管腔阻塞的概率增加,从而更容易引发急性阑尾炎。比如,有过蛔虫感染病史的患者,蛔虫可能会再次进入阑尾腔导致阻塞,引发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