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炎症是女性常见妇科疾病,不同类型表现有差异但有共同典型表现,包括瘙痒、疼痛、红肿、分泌物异常、溃疡或皲裂等,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青春期女性因激素变化等瘙痒等症状更明显,育龄期女性与性生活等有关且可能有心理压力,绝经后女性因雌激素降低等更易发病且炎症易慢性化、控制难。
一、症状表现
1.瘙痒
外阴部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瘙痒感,这是外阴炎症较为突出的症状之一。瘙痒程度可轻可重,轻者可能只是偶尔感到外阴部有轻微不适,重者会奇痒难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睡眠。例如,霉菌性外阴炎患者往往会有较为剧烈的瘙痒,患者会不自觉地搔抓外阴,从而可能导致外阴皮肤破损。这种瘙痒感在不同年龄、生活方式的女性中都可能出现,比如长期穿着紧身不透气内裤的女性,由于局部环境潮湿,更易引发外阴炎症导致瘙痒。对于有糖尿病病史的女性,由于血糖控制不佳时,阴道内环境改变,也容易并发外阴炎症出现瘙痒症状。
2.疼痛
部分患者会出现外阴疼痛,在行走、性交、排尿时可能会加重疼痛。比如细菌性外阴炎患者,除了瘙痒外,可能会有外阴的灼热感和疼痛。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疼痛的感受和表现可能略有不同,年轻女性可能因为活动量较大,在行走时疼痛更明显;而绝经后的女性由于外阴皮肤萎缩等原因,外阴炎症引起的疼痛可能相对更敏感。
3.红肿
外阴部位会出现红肿现象,外阴皮肤黏膜充血、肿胀。以滴虫性外阴炎为例,可见外阴黏膜红肿,有时还会有散在的出血点。红肿的程度与炎症的严重程度相关,炎症越重,红肿可能越明显。生活方式方面,长期使用刺激性卫生用品可能会加重外阴红肿的症状,比如使用了含有过多化学成分的护垫等。
4.分泌物异常
不同类型的外阴炎症会导致分泌物的量、颜色、质地等发生变化。霉菌性外阴炎患者的分泌物通常呈白色稠厚状,像凝乳或豆腐渣样;滴虫性外阴炎患者的分泌物多为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且有臭味;细菌性外阴炎患者的分泌物则是灰白色、均匀一致、有鱼腥味的。这些分泌物的异常情况在不同性别、年龄的人群中都可能出现,例如青春期女性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等原因,也可能出现分泌物异常的外阴炎症表现。
5.溃疡或皲裂
严重的外阴炎症可能会导致外阴皮肤出现溃疡或皲裂。比如一些慢性外阴炎症患者,由于长期的炎症刺激,外阴皮肤可能会发生破溃、皲裂,患者会感到疼痛加剧,在行走或活动时不适更加明显。对于有外阴炎症病史且未得到有效控制的女性,更容易出现这种溃疡或皲裂的情况,年龄较大的女性由于皮肤弹性下降等因素,相对更易发生皲裂。
二、不同人群的表现特点
1.青春期女性
青春期女性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外阴炎症的发生可能与卫生习惯、月经初潮后局部卫生护理不当等有关。此时外阴炎症除了上述一般表现外,可能还会因为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外阴炎症的耐受程度相对较低,瘙痒等症状可能更为明显,而且由于心理因素等,患者可能对瘙痒等症状更为敏感,影响生活和学习。
2.育龄期女性
育龄期女性性生活相对活跃,外阴炎症的发生可能与性生活卫生、阴道菌群失调等有关。此阶段的女性如果出现外阴炎症,除了局部症状外,还可能因为担心影响性生活质量而产生一定的心理压力。例如,患有外阴炎症时,可能会在性生活中出现疼痛等不适,从而影响夫妻关系。
3.绝经后女性
绝经后女性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降低,外阴皮肤黏膜变薄、萎缩,局部抵抗力下降,更容易发生外阴炎症。其表现可能有所不同,除了常见的瘙痒、红肿等症状外,由于皮肤萎缩,可能会出现外阴干燥、皲裂等情况更为常见,而且炎症相对更易慢性化,治疗周期可能较长。同时,绝经后女性如果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等,外阴炎症的控制会更加困难,因为糖尿病会进一步降低局部抵抗力,加重外阴炎症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