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肿瘤破裂是一种妇科急腹症,由自发性破裂(肿瘤生长过快或恶性肿瘤侵蚀性生长致包膜破裂,中老年女性及有卵巢肿瘤病史者易发生)和外伤性破裂(腹部受撞击、挤压等外力引起,各年龄段女性均可能发生)导致,临床表现为突然下腹疼痛、恶心呕吐甚至休克等,诊断需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超声、血常规、腹腔镜等辅助检查,治疗包括根据情况选择手术治疗(年轻有生育要求者尽量保留生育功能,无生育要求或恶性肿瘤者行相应附件切除术等)或保守治疗(病情稳定、破裂口小、出血量少者,严密观察下卧床休息、补液、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病情加重需改手术)。
卵巢肿瘤破裂是指卵巢肿瘤因各种原因导致包膜破裂,使肿瘤内容物进入腹腔等部位的一种妇科急腹症。
病因
自发性破裂:肿瘤生长过快,囊壁局部缺血、坏死,导致包膜破裂;或肿瘤侵蚀性生长穿破囊壁,常见于恶性肿瘤,如卵巢癌等,其恶性细胞增殖迅速,易出现自发性破裂情况。在年龄方面,育龄期及围绝经期女性都可能发生,但恶性肿瘤导致的自发性破裂在中老年女性中相对更常见,可能与中老年女性卵巢肿瘤发生恶变的概率相对较高有关。生活方式上,长期处于不良生活环境、有不良饮食习惯等可能增加卵巢肿瘤发生发展的风险,进而增加破裂几率。有卵巢肿瘤病史的人群,复发或病情进展时更易出现自发性破裂。
外伤性破裂:多因腹部受到撞击、挤压、妇科检查、性交、穿刺等外力作用引起。例如,腹部受到剧烈撞击时,外力传递到卵巢肿瘤,导致包膜破裂;在进行妇科检查时,如双合诊、三合诊操作不当,也可能导致肿瘤破裂。各年龄段女性都可能发生外伤性破裂,若女性在生活中从事重体力劳动或有剧烈运动等情况,腹部受外力撞击风险增加,更易发生外伤性破裂。有卵巢肿瘤的女性在进行妇科检查、性生活时需格外谨慎,避免外力导致肿瘤破裂。
临床表现
症状:患者多突然出现下腹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剧烈腹痛。若破裂口小,可能仅有轻度腹痛;破裂口大时,可出现剧烈腹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休克表现,如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不同年龄女性表现可能有差异,年轻女性可能因对疼痛耐受相对较好,早期症状可能不典型,易被忽视;中老年女性对疼痛感知可能相对迟钝,但病情变化可能更快,一旦出现症状需高度重视。生活方式不同的女性,如长期久坐、缺乏运动的女性,发生卵巢肿瘤破裂时可能因身体机能相对较弱,休克等严重表现出现更早。有卵巢肿瘤病史的女性,出现上述症状时应首先考虑肿瘤破裂可能。
体征:腹部可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表现,移动性浊音可能呈阳性。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附件区原有肿块缩小或触不清,或可触及新的包块。
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月经史、生育史、卵巢肿瘤病史等。了解患者是否有卵巢肿瘤相关病史,近期有无腹部外伤史、妇科检查史等。
体格检查:全面的腹部检查及妇科检查,了解腹部体征及盆腔内肿块情况。
辅助检查:
超声检查:可明确盆腔内肿块情况,判断是否有腹腔内积液等,超声下可见卵巢肿瘤包膜不完整,腹腔内有游离液体等表现。
血常规:可了解患者有无贫血及感染情况,破裂后可能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等感染表现。
腹腔镜检查:对于诊断困难的病例,可考虑行腹腔镜检查,既能明确诊断,还可同时进行相应处理。
治疗原则
手术治疗:一旦怀疑或确诊卵巢肿瘤破裂,应尽快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肿瘤性质等综合决定。对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尽量保留生育功能,行肿瘤剔除及破裂口修复术;对于无生育要求或恶性肿瘤患者,可能需行患侧附件切除术或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术等。
保守治疗:对于情况稳定、破裂口小、出血量少的患者,可在严密观察下进行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补液、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但保守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若病情加重需及时改为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