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灰质炎疫苗用于预防脊髓灰质炎,主要有口服减毒活疫苗(OPV)和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两种类型,OPV通过口服在肠道繁殖诱导免疫应答,有极罕见引起VAPP风险,适用于多年龄段;IPV通过肌肉注射灭活病毒制成,安全性高,适用于特殊人群。我国儿童常规接种程序是2月龄开始接种IPV,3、4月龄接种,4岁接种OPV,成人未接种或接种史不详者及高危人群需接种。接种疫苗能有效降低脊髓灰质炎发病风险,使接种人群感染概率显著低于未接种人群,不同年龄接种后都能获保护。
一、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定义
脊髓灰质炎疫苗是用于预防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的疫苗。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影响儿童,该病毒会侵犯人体神经系统,可导致肢体麻痹甚至危及生命,而脊髓灰质炎疫苗能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抗体,从而起到预防感染的作用。
二、脊髓灰质炎疫苗的主要类型
1.口服减毒活疫苗(OPV)
原理:它是将脊髓灰质炎病毒经过减毒处理后制成的疫苗,通过口服进入人体,在肠道内繁殖,从而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例如,常见的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糖丸,就是口服减毒活疫苗的一种形式。它能模拟自然感染过程,在肠道局部产生抗体,同时也能激发全身免疫反应。
适用人群及特点:适用于多个年龄段人群,对于儿童来说,口服方便,但其存在极罕见的引起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VAPP)的风险,不过这种风险发生概率极低。从年龄角度看,婴幼儿就可以接种,但需要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进行。
2.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
原理:采用灭活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制成,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接种。它不会在人体内繁殖,而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来预防疾病。
适用人群及特点:安全性相对较高,尤其适用于免疫功能缺陷者、正在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者以及家庭中有免疫缺陷成员的儿童等特殊人群。因为它是灭活疫苗,不存在病毒毒力回复的风险,对于有免疫缺陷的儿童来说,接种灭活疫苗能更好地保障安全,降低感染疫苗相关疾病的可能性。从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都可接种,比如新生儿在符合接种程序时也可以接种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
三、脊髓灰质炎疫苗的接种程序
1.我国儿童常规接种程序示例
一般在婴儿2月龄时开始接种第一剂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3月龄、4月龄分别接种第二剂、第三剂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4岁时接种一剂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对于口服减毒活疫苗,要注意在服苗前后半小时内不宜喂热开水或母乳,以免影响疫苗效果。从年龄因素考虑,婴儿各个月龄段的免疫系统发育情况不同,按照这个程序接种能逐步刺激免疫系统产生足够的抗体来抵御脊髓灰质炎病毒。对于特殊人群如早产儿,需要根据其实际身体状况,在医生评估后确定是否按照常规程序接种以及调整接种时间等。
2.成人接种情况
对于成人中未接种过脊髓灰质炎疫苗或接种史不详者,也需要根据情况接种。如果是前往脊髓灰质炎流行地区的成人,或者从事相关高危职业(如接触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实验室工作人员等),需要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程序可能根据所选择的疫苗类型有所不同,比如选择灭活疫苗可能需要接种多剂次来达到免疫效果。
四、脊髓灰质炎疫苗的预防效果
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接种脊髓灰质炎疫苗能有效降低脊髓灰质炎的发病风险。以口服减毒活疫苗为例,在全球广泛使用后,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大幅下降。通过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接种疫苗的人群中,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概率显著低于未接种人群。从免疫效果的角度看,无论是灭活疫苗还是减毒活疫苗,都能使人体产生针对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特异性抗体,从而在接触脊髓灰质炎病毒时,机体能够迅速启动免疫防御机制,阻止病毒对神经系统的侵害。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接种后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保护,儿童接种后能有效预防小儿麻痹症的发生,成人接种后也能降低感染后发病的可能性,尤其是那些处于高危环境中的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