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下腹痛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原因,生理性原因包括子宫增大致韧带牵拉、激素变化致盆腔充血;病理性原因有先兆流产或早产、异位妊娠、胎盘因素(胎盘早剥、前置胎盘)、妊娠合并肠道疾病(急性肠炎、肠痉挛)、妊娠合并泌尿系统疾病(输尿管结石、急性肾盂肾炎),孕妇出现下腹痛应及时就医,孕期要注意休息等保障健康。
一、生理性原因
1.子宫增大:怀孕后子宫逐渐增大,在这个过程中,子宫韧带会受到牵拉,孕妇可能会感觉到下腹部隐痛,这种疼痛往往比较轻微,不伴有其他异常表现,多发生在怀孕中早期,一般是因为子宫增大适应身体变化过程中韧带牵拉所致,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2.激素变化:孕期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如孕激素水平升高,会使盆腔充血,也可能导致孕妇出现下腹部轻微胀痛感,通常不会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不良影响,随着孕期进展,身体适应激素变化后这种感觉可能会缓解。
二、病理性原因
1.先兆流产或早产:
先兆流产:多发生在妊娠28周前,孕妇除了下腹痛外,可能伴有少量阴道流血。原因可能与胚胎染色体异常、孕妇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有关。如果是胚胎染色体异常导致,这是自然淘汰的过程;若是黄体功能不全等因素,通过补充孕激素等治疗可能改善情况,但需要及时就医评估胚胎状况。
先兆早产:发生在妊娠28周至不足37周之间,下腹痛常伴有子宫收缩,开始为不规则宫缩,逐渐发展为规则宫缩,同时可能伴有阴道少量流血或阴道分泌物增多等。常见原因有孕妇过度劳累、感染、子宫畸形等,需要及时就医进行保胎等处理,以延长孕周,提高胎儿存活率。
2.异位妊娠:也就是宫外孕,常见于输卵管妊娠。孕妇多有停经史,然后出现下腹部一侧隐痛或酸胀感,随着胚胎生长,可能会出现一侧下腹部撕裂样疼痛,同时伴有阴道不规则流血,严重时会出现晕厥、休克等。这是因为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输卵管管壁承受不了胚胎的生长发育而发生破裂等情况,需要立即就医,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3.胎盘因素:
胎盘早剥:多发生在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孕妇突然出现持续性下腹部疼痛,可伴有阴道流血,疼痛程度与胎盘早剥的面积等有关。轻型胎盘早剥主要表现为阴道流血,腹痛较轻;重型胎盘早剥则腹痛剧烈,可出现休克等表现。其发生可能与孕妇血管病变、腹部外伤等有关,是一种严重的产科并发症,危及母儿生命,需紧急处理。
前置胎盘: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主要症状是无痛性阴道流血,有时也会伴有下腹部隐痛等。多次刮宫、剖宫产等是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孕妇需要卧床休息,根据病情进行相应处理,如抑制宫缩、纠正贫血等,严重时需终止妊娠。
4.妊娠合并肠道疾病:
急性肠炎:孕妇饮食不洁等可引起急性肠炎,出现下腹部疼痛,常伴有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因为肠道受到细菌、病毒等感染,肠道蠕动加快等导致,需要注意饮食卫生,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症处理,如补液等,以防止脱水影响孕妇和胎儿健康。
肠痉挛:可能因腹部着凉、进食过多等引起,孕妇出现突然发作的下腹部阵发性疼痛,疼痛程度不一,可自行缓解。一般通过保暖、调整饮食等可改善,若频繁发作需就医排查其他原因。
5.妊娠合并泌尿系统疾病:
输尿管结石:孕妇可能出现下腹部一侧剧烈疼痛,呈绞痛样,可向会阴部放射,同时伴有血尿、尿频、尿急等症状。这是由于结石在输尿管内移动,刺激输尿管痉挛所致,需要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超声等,根据结石情况进行相应处理,要避免自行乱用药物。
急性肾盂肾炎:孕妇可出现下腹部一侧或双侧疼痛,伴有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是因为细菌感染肾盂等部位引起,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但要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同时要多饮水,促进尿液排出,减轻感染。
孕妇出现下腹痛时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如超声、血尿常规等)明确病因,以便进行针对性处理。同时,孕妇在孕期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饮食卫生等,以保障自身和胎儿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