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分血小板减少性与过敏性,前者因血小板生成破坏等数量功能异常致,后者因机体对致敏物质变态反应致血管通透性脆性增加,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等;银屑病是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有边界清楚红斑覆银白鳞屑等典型表现,病因与遗传免疫环境等相关;紫癜实验室检查血小板减少性者血常规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等,过敏性者嗜酸粒细胞可能增高、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等;银屑病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指标,皮肤活检有表皮角化不全等病理改变;特殊人群中儿童紫癜需关注感染等,儿童银屑病治疗重非药物干预等,老年紫癜要排查基础病,老年银屑病需综合基础病用药护理。
一、定义与临床表现差异
1.紫癜:是皮肤或黏膜出血后,血液淤积于皮肤或黏膜下形成的颜色改变,分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血小板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导致)和过敏性紫癜(由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产生变态反应引起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加)等。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瘀点、瘀斑,通常不高出皮肤表面,按压时不褪色,可伴有关节痛、腹痛、血尿等症状(若为过敏性紫癜累及内脏时),儿童及青少年相对多见,发病与感染、免疫紊乱等因素相关。
2.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因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多因素相关。典型临床表现为边界清楚的红斑,其上覆盖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可见淡红色发亮的薄膜,再刮除薄膜可见点状出血(Auspitz征),好发于头皮、四肢伸侧等部位,可累及全身,病情易反复,成年人群发病相对常见,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环境因素如感染、精神紧张等可诱发或加重病情。
二、病因病机差异
1.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主要因血小板生成减少、破坏过多或分布异常等导致血小板数量降低,常见病因有自身免疫性因素、病毒感染等;过敏性紫癜是机体对特定致敏原产生Ⅰ型变态反应,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加,血液渗出形成紫癜,致敏原多为细菌、病毒、食物、药物等。
2.银屑病:遗传因素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约有30%的患者有家族遗传史;免疫因素参与显著,免疫系统异常激活,T淋巴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是其发病的关键机制;环境因素如感染(链球菌感染等)、精神紧张、外伤等可诱发或加重病情,导致角质形成细胞增殖过快,表皮更新周期缩短。
三、实验室检查差异
1.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常规检查可见血小板计数明显降低,凝血功能检查一般正常,但凝血因子相关检查可排除凝血功能障碍性紫癜;过敏性紫癜患者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可能增高,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常呈阳性,尿常规可出现血尿、蛋白尿等(累及肾脏时)。
2.银屑病:实验室检查通常无特异性指标异常,皮肤活检可见表皮角化不全、棘层增厚、表皮突延长等病理改变,有助于明确诊断,一般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多无特征性异常,但部分患者可能存在炎症相关指标如C反应蛋白升高等情况。
四、特殊人群需注意的要点
1.儿童紫癜患者:儿童患紫癜时需特别关注感染因素,如链球菌感染可能诱发过敏性紫癜,要注意监测体温、观察有无呼吸道感染症状,同时因儿童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可能与病毒感染相关,需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休息,饮食上注意营养均衡,避免食用可能致敏的食物。
2.银屑病儿童患者:儿童银屑病相对少见,治疗时需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注意皮肤保湿,避免外伤、感染等诱发因素,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药物治疗需谨慎,避免使用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系统治疗药物,若病情需要用药,应在医生严格评估下选择相对安全的局部治疗药物。
3.老年紫癜患者:老年紫癜患者需重点排查基础疾病,如是否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肝脏疾病等导致凝血功能异常的情况,同时老年人血管弹性差,更易出现紫癜相关表现,要注意监测血压、观察皮肤紫癜变化情况,及时排查潜在的严重基础疾病。
4.老年银屑病患者:老年银屑病患者常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治疗时需综合考虑基础疾病情况,药物选择上要避免加重基础疾病的药物,注意皮肤护理,由于老年皮肤干燥,需加强保湿,减少搔抓等刺激,防止皮肤破损继发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