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发作有多种类型,包括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失神发作(小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及癫痫持续状态。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有发作前期、发作期(强直期、阵挛期)、发作后期;失神发作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有突然意识障碍等表现;单纯部分性发作包括部分运动性发作和部分感觉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有发作前期先兆及发作期意识障碍和自动症;癫痫持续状态是严重情况,需立即急救。不同类型发作在不同年龄人群有不同表现特点,儿童因身体机能等因素表现可能有其特殊性。
一、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
(一)发作前期
部分患者在发作前可能无明显先兆,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一些预感,比如躯体感觉异常,如局部的麻木、刺痛等,这种感觉可能与大脑皮层的异常放电起始部位相关,不同患者的预感表现可能因个体大脑功能差异而不同,在年龄方面,儿童和成人都可能出现,但儿童由于表述能力相对较弱,可能更难准确描述发作前期的异常感觉。
(二)发作期
1.强直期:患者突然意识丧失,跌倒在地,全身骨骼肌持续性收缩。此时面色可由苍白或充血转为青紫,双眼上翻,瞳孔散大,呼吸暂停,持续数秒至数十秒。此阶段的肌肉强直收缩是由于大脑异常放电导致神经冲动传导异常,引起肌肉不自主收缩,在不同年龄人群中,表现可能类似,但儿童由于身体机能和耐受性与成人不同,发作时可能更容易出现意外伤害,如摔倒时头部受伤等。
2.阵挛期:继之出现全身反复、快速的抽动,即阵挛期。抽动幅度逐渐增大,频率逐渐减慢,持续1-3分钟后发作停止。阵挛期的肌肉抽动是大脑异常放电导致神经肌肉系统异常兴奋与抑制失衡的结果,儿童在阵挛期可能因为身体协调性差等因素,抽动表现相对更不规则。
(三)发作后期
发作停止后,患者常进入昏睡状态,然后逐渐清醒。清醒后可能出现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不适,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清醒时间因个体差异而异,一般成人清醒相对较快,儿童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恢复体力和意识清晰度,且儿童在发作后可能会出现情绪不稳定等情况,需要家长给予更多的安抚和关注。
二、失神发作(小发作)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其典型表现为突然发生和突然终止的意识障碍。患者正在进行的活动突然中断,双眼凝视,呼之不应,可伴有简单的自动性动作,如擦鼻、咀嚼、吞咽等,一般持续数秒,通常不超过30秒,发作后立即清醒,继续发作前的活动,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失神发作是由于大脑特定区域的异常放电引起,儿童的大脑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更容易出现这类发作形式,且发作可能较为频繁,需要密切关注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因为频繁的失神发作可能会影响儿童的注意力和学习效率。
三、单纯部分性发作
(一)部分运动性发作
表现为身体某一局部的抽搐,常见于一侧眼睑、口角、手指或足趾等部位,可扩展至身体一侧,如从手指逐渐扩展到手臂甚至半身。发作时意识清楚,这种局部运动性发作是大脑皮层局部区域异常放电引起相应部位肌肉的异常收缩,不同年龄患者的局部抽搐表现相似,但儿童在发作时可能因为对身体局部感觉的表达受限,家长需要仔细观察发作时的具体部位和扩展情况。
(二)部分感觉性发作
可表现为躯体感觉异常,如麻木感、针刺感、触电感等,也可出现视觉、听觉、嗅觉等方面的异常感觉。例如视觉异常可能表现为眼前闪光、视物模糊等;听觉异常可能表现为听到单调的耳鸣等。这些感觉性发作也是大脑皮层相应感觉区域异常放电导致的,在不同年龄人群中,感觉异常的具体表现可能因个体感觉功能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儿童的感觉体验和表达可能与成人不同,需要更细致的观察来识别发作症状。
四、复杂部分性发作
(一)发作前期
患者可能有先兆,如出现各种不愉快的感觉、错觉、幻觉等,例如闻到并不存在的异常气味、看到变形的物体等,先兆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为数秒至数十秒。
(二)发作期
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和自动症。意识障碍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模糊,患者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和反应能力下降。自动症是指在意识障碍的情况下出现的一些无目的、不自主的动作,如反复咀嚼、舔唇、搓手、解衣扣、游走等。复杂部分性发作的发生与大脑颞叶等部位的异常放电有关,在儿童中,由于大脑发育特点,可能会影响发作时的自动症表现和意识障碍程度,需要特别关注儿童发作后的行为和精神状态变化。
五、癫痫持续状态
这是一种严重的癫痫发作情况,指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尚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未自行停止。患者可出现全身性抽搐反复发作、意识障碍进行性恶化等表现,这种情况无论在儿童还是成人中都非常危险,需要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因为长时间的癫痫持续状态会对大脑等重要器官造成严重损害,儿童由于身体的耐受性更差,更需要尽快就医处理以终止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