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可从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认知训练与脑力活动、定期健康检查与疾病管理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等方面预防老年痴呆症,合理饮食要如地中海饮食模式等并控胆固醇血压,适度运动含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认知训练与脑力活动包括持续学习和社交互动,定期健康检查与疾病管理需监测指标、关注头部健康及管理慢性病,高龄、有家族病史、女性老人有各自注意事项
一、健康生活方式的保持
1.合理饮食:
地中海饮食模式:大量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物、豆类、坚果;适量摄入鱼类、禽类;减少红肉、甜食和精制谷物的摄入。研究表明,遵循地中海饮食的人群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降低。例如,一项持续多年的跟踪研究发现,长期坚持地中海饮食的老年人,其认知功能衰退速度明显慢于饮食结构不健康的同龄人。
控制胆固醇和血压:高胆固醇和高血压是老年痴呆症的危险因素。通过饮食控制,如减少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少吃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有助于维持心血管健康,间接降低老年痴呆症风险。
2.适度运动:
有氧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大脑供血供氧,有助于保持大脑的正常功能。例如,一项针对中老年人群的运动干预研究显示,坚持定期有氧运动的人群在认知测试中的表现优于缺乏运动的人群,其患老年痴呆症的概率降低约30%。
力量训练:结合力量训练,如使用哑铃进行简单的上肢力量练习等,有助于维持肌肉量和骨密度,对整体身体健康有益,进而对大脑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二、认知训练与脑力活动
1.持续学习:
接受新的知识和技能:老年人可以通过参加老年大学课程、阅读书籍、学习新的语言等方式持续刺激大脑。例如,学习一门新语言需要大脑进行词汇记忆、语法规则运用等多方面的认知活动,长期坚持有助于保持大脑的灵活性和认知功能。一项对老年大学学员的研究发现,参与持续学习的老年人在认知功能测试中的得分高于不参与此类活动的老年人。
挑战思维游戏:玩数独、填字游戏、象棋等思维游戏。这些游戏可以锻炼大脑的逻辑推理、注意力和记忆力等认知能力。研究表明,经常进行思维游戏的老年人,其大脑的认知储备得到提升,能更好地应对老年痴呆症相关的认知衰退。
2.社交互动:
参与社交活动: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与朋友聚会、参加兴趣小组等社交活动。丰富的社交互动可以刺激大脑的神经递质分泌,如多巴胺等,有助于维持大脑的正常功能。孤独感是老年痴呆症的危险因素之一,而良好的社交互动可以缓解孤独感,从而降低患病风险。例如,一项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社交活动频繁的老年人患老年痴呆症的风险比社交活动少的老年人低约25%。
三、定期健康检查与疾病管理
1.定期体检:
监测相关指标:定期进行身体检查,监测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高血糖、高血脂等代谢异常会增加老年痴呆症的发病风险,通过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控制这些指标异常,可以降低患病风险。例如,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有助于减少对大脑血管和神经的损害,从而降低老年痴呆症的发生概率。
关注头部健康:定期进行头部相关检查,如头颅MRI等,及时发现脑部的微小病变等异常情况。早期发现一些可能与老年痴呆症相关的脑部结构或功能改变,有助于采取早期干预措施。
2.慢性病管理:
控制心血管疾病:如果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应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和管理。心血管疾病会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通过规范的治疗控制病情,可以减少对大脑的不良影响,降低老年痴呆症的发生风险。例如,规范控制高血压的患者,其老年痴呆症的发病风险比血压控制不佳的患者低约20%。
管理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水平,通过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等综合手段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高血糖会损伤神经和血管,进而影响大脑功能,良好的血糖管理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症。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高龄老人:高龄老人身体机能进一步衰退,在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时,要更加注重适度原则,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避免过度疲劳;饮食要更加精细,易于消化吸收,同时保证营养均衡。例如,高龄老人进行运动时,可选择较为轻柔的散步等方式,时间也不宜过长,以身体舒适为准。
2.有家族病史的人群:这类人群属于高危人群,除了遵循上述一般的预防措施外,应更加密切关注自身认知功能的变化,定期进行更频繁的认知功能评估,如每年进行一次详细的认知功能测试等。同时,要将家族病史告知医生,以便医生在健康检查和疾病管理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监测和指导。
3.女性老人:女性老人在激素水平变化等方面有其特殊性,要特别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因为心理压力等因素也可能影响老年痴呆症的发生。在饮食上,可适当增加一些对大脑有益的食物摄入,如富含雌激素前体的食物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雌激素相关食物的摄入要谨慎,避免不当摄入带来其他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