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什么意思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因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致异常子宫出血且无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的常见妇科疾病,病因包括神经内分泌失调(青春期、生育期、绝经过渡期有不同机制)和其他因素(全身性、医源性);临床表现分无排卵性功血(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异常)和排卵性功血(黄体功能不足、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诊断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超声、基础体温、子宫内膜活检);治疗有一般、药物(止血、调整周期)、手术治疗;不同人群青春期要保持良好生活方式,生育期及时规范治疗,绝经过渡期重视检查防病变。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神经内分泌失调
青春期: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轴)调节功能尚未健全,FSH呈持续低水平,LH无高峰形成,虽有卵泡生长,但不排卵,最终导致功血。例如,研究发现青春期女性HPO轴的反馈机制不成熟,对雌激素的正反馈作用存在缺陷,使得排卵前LH峰不能形成,进而引起子宫出血异常。
生育期:多因卵巢排卵调控机制失常,如黄体功能不足或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等。黄体功能不足时,黄体期孕激素分泌不足或黄体过早衰退,导致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和黄体期缩短,引起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等;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则是由于黄体萎缩不全,内膜持续受孕激素影响,不能如期完整脱落,导致经期延长、淋漓不尽。
绝经过渡期:卵巢功能不断衰退,卵泡逐渐耗竭,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低下,雌激素分泌量波动,不能形成排卵前LH高峰,从而发生无排卵性功血。
2.其他因素
全身性因素:如营养不良、贫血、代谢紊乱等可影响HPO轴的调节功能,导致功血。例如,严重营养不良的女性,机体的营养状态会影响激素的合成与代谢,进而干扰月经的正常调节。
医源性因素:某些药物(如避孕药、抗精神病药物等)的使用不当可能干扰正常的月经调节。比如长期服用不规范的避孕药,会打乱体内的激素平衡,引起子宫出血异常。
二、临床表现
1.无排卵性功血
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短者仅几日,长者可达数十日甚至数月。例如,有的女性月经周期可长达2-3个月,而后出现大量阴道出血。
经量异常:经量可少至点滴淋漓,也可多至大量出血。大量出血时可导致贫血,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
2.排卵性功血
黄体功能不足: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有时月经周期虽在正常范围内,但卵泡期延长、黄体期缩短,导致患者不易受孕或在孕早期流产。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表现为经期延长,长达9-10日,且出血量多。
三、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
详细询问患者的月经史,包括初潮年龄、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等情况,以及有无相关的全身性疾病史、用药史等。例如,了解患者是否有长期服用激素类药物的情况,这对于判断功血的病因很重要。
2.体格检查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妇科检查,以排除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
3.辅助检查
血常规:了解患者有无贫血及其程度。
凝血功能检查:排除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
超声检查:可以了解子宫和附件的情况,如子宫内膜厚度、有无占位性病变等。例如,通过超声可以观察到子宫内膜增厚、回声不均等情况,有助于功血的诊断。
基础体温测定:无排卵性功血患者基础体温呈单相型;排卵性功血患者基础体温呈双相型,但黄体期体温上升缓慢或上升幅度偏低、持续时间短等。
子宫内膜活检:在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进行子宫内膜活检,了解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有助于区分排卵性和无排卵性功血。如黄体功能不足时,子宫内膜分泌期改变不良;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时,可见分泌期内膜与增生期内膜并存。
四、治疗原则
1.一般治疗
对于贫血患者,应补充铁剂、维生素C等,纠正贫血,改善全身状况。同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药物治疗
止血药物:常用的有宫缩剂(如缩宫素)、抗纤溶药物(如氨甲环酸)等,可起到减少出血的作用。
调整月经周期: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等选择合适的方法。例如,对于青春期和生育期无排卵性功血患者,可采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或雌、孕激素联合疗法来调整月经周期;对于绝经过渡期患者,以止血、调整周期、减少经量、防止子宫内膜病变为治疗原则,可采用孕激素后半周期疗法等。
3.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有器质性病变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子宫内膜切除术适用于经量过多的绝经过渡期功血患者;子宫切除术适用于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且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
五、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青春期女性
由于HPO轴尚未健全,月经调节不稳定,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节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免加重内分泌紊乱。同时,要关注自身月经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2.生育期女性
若有生育计划,出现功血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以调整月经周期,提高受孕几率。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遵循医嘱,按时用药,定期复查。
3.绝经过渡期女性
此阶段女性卵巢功能衰退,功血可能与子宫内膜病变相关,因此一旦出现异常子宫出血,应高度重视,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如子宫内膜活检等,以排除子宫内膜癌等恶性病变。同时,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积极配合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