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障碍有多种症状表现,局部性肌张力障碍包括眼睑痉挛、痉挛性斜颈、书写痉挛等;节段性肌张力障碍有累及颈部和上肢、颈部和面部等不同表现;多灶性肌张力障碍是多个部位肌肉异常运动;全身性肌张力障碍则全身多部位肌肉受累且严重影响运动能力。还伴随疼痛、心理问题、言语和吞咽障碍等,疼痛因肌肉异常收缩致疲劳缺血等引起,心理问题因外观和生活功能受影响产生且可能加重病情,言语和吞咽障碍因口面部肌肉异常运动破坏正常动作模式导致。
一、肌张力障碍的症状表现
(一)异常姿势与运动
1.局部性肌张力障碍
眼睑痉挛:多见于中老年人,女性相对多见,主要表现为眼脸不自主地频繁眨眼、痉挛,严重时可导致眼睑紧闭,影响视力。例如一些研究发现,眼睑痉挛的发生可能与基底节等脑区的神经递质异常有关,患者的眼轮匝肌等眼部肌肉出现异常收缩,这种异常运动在情绪紧张、阅读、强光下等情况可能会加重,而在睡眠时消失。
痉挛性斜颈: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主要是颈部肌肉不自主收缩,导致头部向一侧扭转或倾斜。其发病机制与颈部肌肉的神经调控异常相关,患者的颈部肌肉会出现持续的、不自主的收缩,从而使头部呈现出异常的姿势,日常生活中如转头、抬头等动作会受到明显影响,长期的痉挛性斜颈还可能导致颈部肌肉疼痛、疲劳等问题。
书写痉挛:常见于长期从事书写工作的人群,以中青年多见,主要表现为书写时手和前臂肌肉痉挛,导致书写困难,字迹变得歪斜、潦草。这与长期重复性的书写动作导致大脑运动皮层对手部肌肉的调控出现功能紊乱有关,患者在进行书写等精细动作时,手部肌肉无法正常协调运动,严重影响书写功能和工作学习。
2.节段性肌张力障碍
累及颈部和上肢的节段性肌张力障碍:表现为颈部肌肉痉挛同时伴有上肢肌肉的异常运动,如上肢肌肉不自主地扭曲、收缩,导致上肢的姿势异常,患者可能无法完成正常的抓握、拿取物品等动作,影响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照料能力,例如穿衣、洗漱等活动会受到明显阻碍。其发生与多个脑区的神经传导通路异常有关,涉及到基底节-丘脑-皮质环路等神经结构的功能失调。
累及颈部和面部的节段性肌张力障碍:除了颈部肌肉痉挛外,还伴有面部肌肉的异常表现,如面部肌肉的不自主抽动、表情异常等,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交功能,因为患者的异常面部表情可能会引起他人的误解或不适,进而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导致自卑、抑郁等情绪问题。
3.多灶性肌张力障碍
多个部位肌肉出现异常运动,如手部、颈部、面部等部位的肌肉都可能同时出现痉挛、扭曲等异常情况。患者的运动功能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日常生活中的多种活动都会受到阻碍,例如行走时可能会因为下肢肌肉的异常运动而步态异常,同时还可能伴有语言功能的轻度障碍,因为口面部肌肉的异常也可能影响发音等语言相关的肌肉运动。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神经系统的退行性变化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有关,遗传因素在多灶性肌张力障碍的发病中可能起到一定作用,一些基因的突变可能会增加发病风险。
4.全身性肌张力障碍
全身多部位肌肉受累,包括躯干、四肢、面部、颈部等。患者会出现全身不自主的扭曲、旋转等异常运动,严重影响身体的平衡和运动能力,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无法站立、行走,完全丧失自理能力。这种情况通常病情较为严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极大,患者可能需要长期卧床,同时还可能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表现,如出汗异常、血压波动等,这是因为全身性肌张力障碍涉及到更广泛的神经系统调节功能异常,影响了自主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二)伴随症状
1.疼痛
肌张力障碍患者常伴有肌肉疼痛,这是由于肌肉长时间处于异常收缩状态,导致肌肉疲劳、缺血等引起。例如局部性肌张力障碍中的痉挛性斜颈患者,颈部肌肉持续痉挛会引起颈部肌肉的剧烈疼痛,疼痛程度可轻可重,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和日常生活。疼痛的发生机制与肌肉的异常收缩导致的代谢产物堆积、神经末梢受刺激等有关,肌肉的异常收缩使局部血液循环不畅,代谢废物积累,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疼痛感觉。
2.心理问题
由于肌张力障碍导致的异常姿势和运动严重影响患者的外观和日常生活功能,患者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例如全身性肌张力障碍患者,因生活不能自理,长期处于病痛折磨中,容易产生自卑、抑郁情绪,觉得自己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进而出现焦虑不安等心理状态。心理问题又可能进一步加重肌张力障碍的症状,形成恶性循环,因为长期的心理压力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调节,导致神经递质失衡等情况,从而加重肌张力障碍的病情。
3.言语和吞咽障碍
当肌张力障碍累及口面部肌肉时,可能会出现言语和吞咽障碍。言语障碍表现为说话不清、发音困难等,吞咽障碍则表现为吞咽食物困难、容易呛咳等。例如累及口面部肌肉的节段性或多灶性肌张力障碍患者,口面部肌肉的异常运动会影响正常的发音器官和吞咽器官的运动协调,导致言语不清和吞咽困难,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和沟通交流,进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言语和吞咽障碍的发生是因为口面部相关肌肉的异常收缩破坏了正常的言语和吞咽动作所需的肌肉运动模式,导致这些生理功能无法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