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塞症状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腔隙性脑梗塞是在高血压、动脉硬化基础上脑深部微小动脉闭塞致脑组织缺血软化的病症,常见纯运动性轻偏瘫、纯感觉性卒中、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等症状;特殊人群中,老年人症状可能不典型需定期体检及健康生活方式,女性更年期前后需关注激素及指标变化,有基础疾病人群要严格控制基础病及定期检查并调整生活方式。

一、腔隙性脑梗塞的常见症状

腔隙性脑梗塞是脑梗塞的一种特殊类型,是在高血压、动脉梗化的基础上,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性软化病变。其常见症状如下:

(一)纯运动性轻偏瘫

1.表现:一侧面部、手臂或腿部突然无力或麻木,通常仅影响身体的一侧,不伴有其他明显的感觉障碍或言语障碍等。例如患者可能突然发现一侧的手拿东西时没有力气,或者走路时一侧下肢无力,但是面部表情可能还比较正常,言语也没有明显异常。

2.发生机制:由于脑内负责运动传导的神经纤维受损,导致一侧肢体的运动功能受到影响,而因为病变范围相对局限,所以主要表现为单纯的运动功能障碍。这种情况在中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尤其是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长期的高血压会使脑内微小动脉发生病变,增加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生风险,进而出现纯运动性轻偏瘫症状。

(二)纯感觉性卒中

1.表现:一侧面部、口唇、手或脚突然出现麻木、针刺感、烧灼感等异常感觉,但没有运动功能障碍。比如患者会感觉一侧脸部像有东西在扎或者有麻木的异样感,或者一侧手部有明显的感觉异常,但肢体活动不受影响。

2.发生机制:是因为大脑感觉传导通路的局部缺血病变,使得感觉信息的传递受到干扰,从而出现单纯的感觉异常。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血管病变的概率增加,更容易出现这种纯感觉性卒中的症状。年龄也是一个影响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等因素使得发生腔隙性脑梗塞导致纯感觉性卒中的可能性增大。

(三)共济失调性轻偏瘫

1.表现:病变对侧肢体出现轻偏瘫,同时伴有共济失调,如步态不稳、肢体动作不协调等。例如患者一侧肢体无力,同时走路时身体平衡难以维持,脚步不稳,拿东西时手部动作不够精准。

2.发生机制:是由于病变同时累及了皮质脊髓束和脊髓小脑束等,导致运动功能和共济运动功能同时受到影响。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的人群,血管狭窄等病变容易引发腔隙性脑梗塞,进而出现共济失调性轻偏瘫。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会加重血管病变,增加患腔隙性脑梗塞出现此类症状的风险。

(四)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

1.表现:表现为构音不清、吞咽困难,一侧手轻度无力及精细运动障碍,如写字不灵活等。比如说话时发音含糊不清,拿筷子夹东西时不够灵活等。

2.发生机制:是因为脑内相应区域的病变影响了语言中枢和手部运动的神经调控,导致构音和手部精细运动功能出现障碍。高血压患者如果血压控制不佳,血管病变进展,容易发生腔隙性脑梗塞,出现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年龄较大的人群,脑功能和血管状态相对较差,也是此类症状的高发人群。

二、特殊人群腔隙性脑梗塞症状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老年人

1.症状特点:老年人患腔隙性脑梗塞时,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有时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头晕、记忆力减退等,容易被忽视。这是因为老年人的机体代偿能力下降,而且可能同时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如dementia(痴呆)、帕金森病等,会掩盖腔隙性脑梗塞的典型症状。

2.注意事项:老年人应定期进行体检,监测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一旦出现轻微的头晕、肢体感觉或运动异常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因为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非常重要。家人要密切关注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帮助老年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运动等,以降低腔隙性脑梗塞的复发风险。

(二)女性

1.症状特点:女性在更年期前后,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患腔隙性脑梗塞时可能在症状表现上与男性有一定差异,但总体还是符合腔隙性脑梗塞的一般症状特点。不过,女性可能更容易因为激素变化影响血管状态,从而在相同的血管病变程度下出现腔隙性脑梗塞相关症状。

2.注意事项:更年期女性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过度波动。在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适当增加富含雌激素的食物摄入(如豆制品等),同时要关注血压、血脂等指标的变化。如果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检查,因为女性在一些特殊生理时期血管状态相对敏感,需要更加谨慎对待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生。

(三)有基础疾病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

1.症状特点:高血压患者患腔隙性脑梗塞时,由于长期高血压导致脑内微小动脉病变,症状可能相对更易出现且有时可能因为血压的波动而使症状有所变化。糖尿病患者因为血糖长期控制不佳会影响血管内皮功能,所以患腔隙性脑梗塞时,症状可能会更隐匿或者在控制血糖不佳的情况下症状加重。

2.注意事项:高血压患者要严格控制血压,遵医嘱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遵循糖尿病饮食和治疗方案。这两类人群都要定期进行脑部相关检查,以及时发现腔隙性脑梗塞的早期病变。同时,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高血压患者要限制钠盐摄入,糖尿病患者要合理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等,以减少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生风险和改善预后。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腔隙性脑梗塞
腔隙性脑梗塞考虑是腔隙性脑梗死,其是由于脑部缺血梗死后出现的不规则微小腔隙。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双侧半卵圆中心腔隙性脑梗塞症状?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双侧半卵圆中心腔隙性梗塞多数表现为表现出轻度面瘫。除此以外,还会表现出轻度的智能减退。肢体运动功能受限,可以经过药物进行治疗,使用一些健脑,活血化瘀,营养神经的药物。
半卵圆中心多发腔隙性脑梗塞灶是怎么回事?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这主要是由于小脑动脉硬化,阻塞,导致供血区域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液化。建议用软坚散结的药物,疏通小血管,建立侧支循环,营养脑组织,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平时注意作息,饮食清淡,多喝水,防止情绪激动。
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严不严重?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这个多发性的腔隙性脑梗死还是较为严重的,进一步发展可能形成大范围的脑梗死的需要及时注意的,如果没有什么症状,可以考虑吃些阿司匹林等药物的,此外就是控制好血压血糖为宜。平时注意情绪的调节,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防止挑食,不要导致营养不良。
半卵圆中心腔隙性脑梗塞怎能治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大脑半卵圆中心表现出腔隙性脑梗塞的时候,临床上主要是由于平时表现出的一些急性的疾病,表现出梗塞的时候,临床还要看偏瘫的严重程度,如果表现出严重的后遗症的时候,临床可以经过用药或者积极的康复锻炼,是可以完全恢复到正常的范围之内,脑梗塞在发病早期的时候一定要及早的用药进行治疗。
腔隙性脑梗塞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腔隙性脑梗塞临床症状多见的有以下几种:纯运动性轻偏瘫、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纯感觉性卒中、共济失调性轻偏瘫等。腔隙性脑梗塞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降纤、神经保护以及改善侧支循环治疗。
多发腔隙性脑梗塞需不需要治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患有多发腔隙性脑梗时是需要治疗的,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对症治疗,不要耽误病情,主要是由于脑部毛细血管堵塞造成的神经功能异常,没有生命危险的。平时要注意饮食,防止吃油腻食物。能吃一些疏通血管的药物缓解症状。
双则半卵圆中心腔隙性脑梗塞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目前属于恢复期,除适量用药促进恢复久,预防再次发作也很重要。1、保证睡眠质量。2、低盐、低脂饮食。3、根据体力适量运动。4、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5、尼莫地平+阿司匹林+银杏叶片+维生素E。
右侧丘脑腔隙性脑梗塞严重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腔隙性脑梗死还是比较严重的,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很容易导致一些后遗症的发生。主治就是选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等进行调理治疗,同时还要控制血压、血脂等各方面的情况,同时还可以配合一些中医的治疗,比如针灸、按摩等,这样才能防止这种病再次发生。
双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是什么意思?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腔隙性脑梗塞是一种脑循环系统疾病,其动脉系统的小动脉存在供血障碍,造成缺血性病灶。一般来说,焦点是几毫米到几十毫米,有时是多焦点。病灶称为腔隙性梗死灶,即缺血灶。在影像学上,CT和MRI检查将显示明显的影像效果。双侧基底节,即病人大脑基底节左右两侧有腔隙性病变,说明病人动脉硬化的发展有一定程度,两侧
什么是左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左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包含两个意思:第一,发生病变的部位在左侧基底节区。此部位是人体非常重要的部位,包括球状核、豆状核和苍白球,是神经系统的重要传输通道。第二,发生了腔隙性的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是比较小的梗死,梗死后坏死的神经细胞比较少,对大脑功能的影响也比较小。不会表现出严重的神功功能缺损的症状
腔隙性脑梗塞和多发性脑梗塞有什么区别
邢岩 主任医师
航空总医院 三级
腔隙性脑梗塞和多发性脑梗塞都是脑梗塞,腔隙性只是指病灶比较小,直径一般不超过15mm,就是叫小的梗死或者是叫微小的梗死。多发性的脑梗死实际上它也包括了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还包括一些大面积脑梗死,主要是从病灶的大小,病灶的多发来区分一些概念,实际上都是脑梗死,只是它病灶的大小或者堵塞的一些数量不同而已。多发性腔梗叫多发性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塞如何治疗
邢岩 主任医师
航空总医院 三级
腔隙脑梗死大部分的高危因素就是高血压,首先第一个,要把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第二个,还有些其他原因,比如说血糖高或者是血脂高,这些也是要严格控制到达标;第三个,可能还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的药或者他汀类,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加重,预防血栓形成,这样可能有效地预防复发。腔隙性脑梗死本身病灶比较小,是直径小于15mm的梗死,往往症状很轻,很多病人
腔隙性脑梗塞怎样治疗
焦辉 主任医师
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脑科医院 三甲
腔隙性脑梗塞的治疗分为多标准:如果是10到20个毫米的腔隙性脑梗,可以做快速溶栓,患者血压不能超过180/110,如果超出则不宜进行溶栓治疗。其次,明确腔隙性脑梗塞患者是否有发烧或者是凝血机制改变,当出现这些改变,也不宜进行溶栓治疗。此外,明确患者是否有完全性肢体偏瘫,当这几种情况不存在的情况下,才能进行溶栓治疗。
左侧基底节腔隙性脑梗塞严重吗
赵萍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不是很严重。大多数腔隙性脑梗死不会出现特别严重的临床症状,往往表现为构音障碍、手笨拙等,主要看血管的情况。如果没有明确的血管狭窄,大部分患者都预后良好。如果血管条件比较差,有些人会反复出现腔隙性梗塞,建议查颈动脉彩超、头mra评估血管。
多灶性腔隙性脑梗塞是什么原因
冯德朋 副主任医师
聊城市人民医院 三甲
多灶性腔隙性脑梗塞是因为颅内多发动脉闭塞引起,大多是脑血管病,这一类疾病病因并不是特别的明确,也有可能是因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原因导致的小动脉硬化闭塞。.除此之外,也有可能是脑血管病、淀粉样变性或者遗传性疾病等。
左基底节腔隙性脑梗塞严重吗
李顺兰 副主任医师
吉林市人民医院 三甲
左基底节腔隙性脑梗塞通常不严重,基底节腔隙性脑梗往往梗死的血管较小,梗死的部位较少,症状较轻,甚至可以没有临床症状,并且预后良好。但是也有少数患者出现瘫痪、语言不利等较严重的症状,仍需要重视,按照梗塞的标准进行科学合理的治疗。平时应当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服用抗凝药物,控制好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避免梗死的再次发生。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