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汗症的治疗需根据病因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方法,比如外用止汗剂、口服药物、局部注射治疗、手术治疗等。
1.外用止汗剂
轻症患者可选用含氯化铝成分的止汗剂,通过堵塞汗腺导管减少汗液分泌。通常在睡前涂抹于多汗部位(如手掌、足底、腋下),次日清晨清洗,可维持数天效果。
2.口服药物
若外用效果不佳,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胆碱能药物(如格隆溴铵)、抗焦虑药(如地西泮)或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通过抑制汗腺分泌或调节神经功能减少出汗。但需注意药物副作用,如口干、便秘、嗜睡等。
3.局部注射治疗
对于腋窝等局部多汗,可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通过阻断神经信号传递,抑制汗腺分泌,效果可持续4-6个月,需定期重复注射。
4.手术治疗
严重多汗症且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切除交感神经节(如胸交感神经切断术),但可能引发代偿性出汗(如躯干或下肢出汗增多)等并发症,需谨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