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纤维化并非白血病,但二者同属血液系统恶性疾病,且存在一定关联与区别。
骨髓纤维化是一种骨髓增殖性肿瘤,主要特征为骨髓纤维组织异常增生,导致造血功能受损;白血病则是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以白细胞异常增殖、浸润骨髓及全身组织为特点。
从发病机制看,骨髓纤维化源于骨髓干细胞突变,引发纤维组织过度沉积,逐渐取代正常造血细胞,患者常出现贫血、脾肿大等症状;白血病则因白血病细胞无控增殖,抑制正常血细胞生成,表现为发热、出血、感染等。尽管两者均可能伴随血细胞异常,但骨髓纤维化的核心是纤维化,而白血病的核心是细胞恶性转化。
不过,部分骨髓纤维化患者可能向急性白血病转化(发生率约10%-20%),尤其晚期或治疗不当者。因此,确诊后需定期监测血常规、骨髓象等指标,及时干预。治疗上,骨髓纤维化以支持治疗、靶向药物(如JAK抑制剂)为主,白血病则需化疗、靶向或移植治疗。明确区分二者对制定方案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