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是常见的皮肤问题,表现为毛囊周围出现红色丘疹,有时伴有瘙痒或疼痛,其成因主要有细菌感染、真菌感染、毛发牵拉、其他因素等方面。
1.细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常见的致病菌。当皮肤有微小破损时,比如搔抓、摩擦导致皮肤屏障受损,这些细菌就容易侵入毛囊,引发炎症。另外,长期处于卫生条件不佳的环境,皮肤表面细菌滋生,也会增加感染风险。
2.真菌感染
马拉色菌是引起真菌性毛囊炎的主要病原体。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或者人体免疫力下降时,马拉色菌会在毛囊内大量繁殖,破坏毛囊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进而引发毛囊炎,常见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前胸、后背等。
3.毛发牵拉
长期过度牵拉毛发,比如扎过紧的辫子、戴过紧的头盔等,会使毛囊受到机械性损伤,导致毛囊口堵塞,为细菌和真菌的滋生创造条件,从而诱发毛囊炎。
4.其他因素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会抑制皮肤的免疫功能,降低皮肤对病原体的抵抗力,容易引发毛囊炎。此外,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身体代谢紊乱,也会增加毛囊炎的发病几率。
若毛囊炎症状严重、反复发作或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挤压,以免加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