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疱疹需要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类、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收敛止痒剂、抗组胺药等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类
适用于汗疱疹早期水疱明显时,可有效抗炎、止痒。常用药物有氢化可的松乳膏、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卤米松乳膏等。其中,氢化可的松乳膏属于弱效激素,适合症状较轻、皮肤较薄嫩部位及儿童患者;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除了有激素成分,还有抗真菌成分,若患者同时合并有真菌感染,可优先选择;卤米松乳膏为强效激素,对于症状严重、肥厚性皮损效果较好,但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
2.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
如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这类药物不含激素,副作用相对较小,适合用于皮肤薄嫩部位,如手部、足部等,尤其适用于对激素治疗有顾虑的患者。他克莫司软膏有不同浓度,儿童一般使用低浓度制剂。
3.收敛止痒剂
当水疱干涸、脱皮,有明显瘙痒时,可使用炉甘石洗剂、氧化锌软膏等。炉甘石洗剂具有收敛、止痒作用,使用前需摇匀,涂抹时要注意避免接触眼睛和黏膜部位;氧化锌软膏能保护皮肤、减少摩擦,促进皮肤修复。
4.抗组胺药
当瘙痒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和睡眠时,可口服抗组胺药缓解症状。常用药物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依巴斯汀等。这些药物都有较好的抗过敏、止痒效果,但可能会有嗜睡、口干等不良反应。第一代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嗜睡作用相对明显,而第二代抗组胺药如上述的氯雷他定等嗜睡作用较轻,更适合日常服用。
5.糖皮质激素
对于症状严重、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期口服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但糖皮质激素有较多副作用,如导致血糖升高、血压升高、骨质疏松等,使用时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剂量,并密切观察不良反应。
保持手部和足部清洁干燥,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如洗涤剂、化学溶剂等,有助于汗疱疹的恢复。同时,要注意调整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和酒类等,以免加重瘙痒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