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膜炎的症状可能有发热、头痛、颈项强直、意识障碍等,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抗病毒治疗、对症支持治疗等。
一.症状
1.发热
发热是病毒性脑膜炎的典型首发症状之一,多为急性起病,体温可迅速升高至38℃以上,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39-40℃的高热,且发热常呈持续性,一般退烧药难以完全控制,发热程度与病毒的毒力、患者的免疫力等因素相关,同时可能伴随寒战、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不适表现。
2.头痛
头痛通常较为剧烈,多为全头性胀痛或搏动性疼痛,部分患者会感觉疼痛集中在额部、颞部,疼痛程度会随病情进展而加重,在咳嗽、打喷嚏、弯腰等动作时,由于颅内压暂时升高,头痛会更加明显,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睡眠和日常活动,让患者坐立不安。
3.颈项强直
颈项强直是脑膜刺激征的重要表现,患者会感觉颈部肌肉僵硬,活动受限,低头时下巴难以触及胸部,被动屈曲颈部时会出现明显的抵抗感,这是因为病毒感染引发脑膜炎症,导致颈神经根受到刺激,使颈部肌肉反射性痉挛所致,部分患者还可能伴随颈部疼痛。
4.意识障碍
病情较重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轻度表现为嗜睡、精神萎靡,患者睡眠时间明显增多,叫醒后反应迟钝;中度可能出现意识模糊,对周围环境的认知能力下降,不能准确回答问题;严重时会进入昏迷状态,意识完全丧失,呼之不应,这是由于病毒感染影响了脑实质或导致颅内压显著升高,干扰了大脑的正常功能。
二.治疗方法
1.一般治疗
患者需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等,对于有发热的患者,需进行适当的降温处理,如物理降温等,以维持患者的基本生命体征稳定。
2.抗病毒治疗
常用的抗病毒药物有阿昔洛韦等,对于特定病毒感染引起的脑膜炎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通过抑制病毒DNA合成来发挥抗病毒效应,从而控制病毒感染,减轻脑膜炎症。但药物的使用需根据具体的病毒类型等情况由医生判断选择。
3.对症支持治疗
对于头痛剧烈的患者,可在医生评估后考虑使用适当的止痛药物缓解症状,如布洛芬等。对于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可使用甘露醇等药物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对脑膜及脑组织的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