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人临床表现因机体免疫状态不同分类型,结核样型具局限性单一皮损、感觉障碍早且明显及神经粗大功能障碍等特点,瘤型有皮损分布广泛数量多、黏膜等受累、神经对称性进行性及晚期畸形残疾等表现,界线类兼具两型特点;其通过麻风分枝杆菌经呼吸道或破损皮肤黏膜传播,高发于卫生条件较差接触频繁人群,热带亚热带地区发病率相对较高,儿童因免疫力低易发病成人也可;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结核样型有上皮样细胞肉芽肿、极少抗酸杆菌,瘤型有大量泡沫细胞及大量抗酸杆菌,界线类兼具两者特点。
一、临床表现特征
麻风病人的临床表现因机体免疫状态不同而有差异,可分为不同临床类型。结核样型麻风患者皮损常为局限性单一皮损,边界清楚,感觉障碍出现较早且明显,神经受累时可致神经粗大、功能障碍;瘤型麻风患者皮损分布广泛,数量多,有明显黏膜、淋巴结、眼等受累表现,神经受累呈对称性、进行性,晚期可出现畸形、残疾;界线类麻风则兼具上述两型特点,表现多样。
二、流行病学特征
麻风主要通过麻风分枝杆菌经呼吸道或破损皮肤黏膜传播,高发于卫生条件较差、与传染源接触频繁的人群,热带、亚热带地区发病率相对较高,发病与年龄、性别无绝对特异性,但儿童因免疫力相对较低,若接触传染源更易发病,成人也可因暴露感染发病。
三、组织病理学特征
在组织病理学检查中,可见麻风特异性病变,如结核样型可见上皮样细胞肉芽肿,无或极少抗酸杆菌;瘤型可见大量泡沫细胞(麻风细胞),抗酸杆菌染色可见大量麻风分枝杆菌;界线类麻风则兼具两者特点,有较多抗酸杆菌及不典型肉芽肿等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