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典型症状为突然起病体温可双相升高、有全身疼痛尤以眼眶及关节肌肉痛明显、病程3至6天出现皮疹及有出血倾向,重症表现包括有严重出血、休克、重要脏器损伤,儿童感染症状可能不典型需密切监测,孕妇感染可能影响胎儿需及时就医,老年人易发展为重症需加强护理观察。
一、典型症状
1.发热:通常为突然起病,体温迅速升高至39~40℃,可持续2~7天,部分患者发热3~5天后体温降至正常,1~2天后又再次升高(双相热型)。
2.全身症状:出现头痛、眼眶痛、肌肉痛、关节痛等,全身疼痛明显,尤以眼眶痛及关节肌肉痛为典型,被称为“登革热痛”。
3.皮疹:多在病程3~6天出现,可为斑丘疹、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皮疹等,皮疹一般持续3~4天。
4.出血倾向:部分患者可出现牙龈出血、鼻衄、皮肤瘀点瘀斑等,少数患者可有消化道出血等内脏出血表现。
二、重症表现
1.严重出血:可出现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表现为呕血、黑便、意识障碍等。
2.休克:患者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湿冷等休克表现。
3.重要脏器损伤:可累及肝、肾等重要脏器,出现肝肾功能损害,如黄疸、少尿或无尿等。
三、特殊人群特点
1.儿童:感染登革热时症状可能不典型,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警惕病情突然加重,因儿童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2.孕妇:感染登革热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如导致胎儿发育异常等,需及时就医,密切观察母胎状况。
3.老年人:机体功能减退,感染登革热后易发展为重症,需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及时发现休克、重要脏器损伤等重症表现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