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患儿安置于安静避光环境减少不必要刺激,选用地西泮等控制痉挛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尽早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或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且严格做好皮试等准备,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通畅,通过鼻饲等保证营养供给,积极预防肺炎脐炎等并发症并对早产儿等特殊人群加强护理。
一、立即隔离
将患儿安置于安静、避光的环境中,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刺激,因为轻微刺激易诱发痉挛发作,而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需最大程度降低外界刺激对其的影响。
二、控制痉挛
选用地西泮等药物控制痉挛,此类药物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来缓解肌肉痉挛,用药过程中需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因新生儿对药物代谢及耐受与成人不同,需特别留意用药反应。
三、中和毒素
尽早使用破伤风抗毒素(TAT)或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破伤风抗毒素可中和游离的破伤风毒素,使用前需严格做好皮试等准备工作,新生儿过敏反应可能更严重,要严格遵循操作流程。
四、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给予吸氧,新生儿呼吸道较狭窄,分泌物易致窒息,需定期为患儿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以维持呼吸道通畅。
五、营养支持
通过鼻饲等方式保证营养供给,根据患儿体重等计算合适营养摄入量,满足其生长发育需求,因患儿可能因频繁痉挛影响正常进食,需确保营养有效摄入。
六、预防并发症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积极预防肺炎、脐炎等并发症,对于早产儿或有基础疾病的新生儿,需加强护理,早产儿各器官功能更不完善,发生感染等并发症风险更高,需密切观察患儿皮肤状况、体温变化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体现对特殊人群的人文关怀与针对性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