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患支气管肺炎需保证充足休息并维持室内适宜温湿度及时清除鼻痂,明确细菌感染时依病原菌选合适抗菌药,多数病毒性肺炎以对症治疗为主重症用抗病毒制剂,体温超38.5℃不适时物理降温或用退热药物,缺氧时氧疗,通过翻身拍背等保持呼吸道通畅,小婴儿等需精细护理遵医嘱用药关注不良反应及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
一、一般治疗
宝宝患支气管肺炎时需保证充足休息,室内维持适宜温度(20~22℃)与湿度(50%~60%),助宝宝呼吸通畅,及时清除鼻痂及鼻腔分泌物。注重营养供给,保障热量、蛋白质等摄入,吃奶困难者可少量多次喂养,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物质。
二、抗感染治疗
1.细菌感染:明确细菌感染时,依据病原菌选用合适抗菌药物。
2.病毒感染:多数病毒性支气管肺炎具自限性,以对症治疗为主,重症病毒感染可选用相应抗病毒制剂。
三、对症治疗
1.退热:体温超38.5℃且有不适表现时,可物理降温(如温水擦浴),遵医嘱用退热药物,注意低龄儿童退热药物选择安全性,避免不当用药。
2.氧疗:存在缺氧表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时,通过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等纠正缺氧,维持血氧饱和度90%~95%。
3.保持呼吸道通畅:通过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使用祛痰药物稀释痰液以利排出。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宝宝年龄小、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治疗中需密切观察病情。新生儿及小婴儿病情变化隐匿,需精细护理,严格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用药。关注药物不良反应,如用抗菌药物时留意过敏等情况,根据宝宝具体病史调整治疗方案,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者,综合考虑基础疾病对病情及治疗药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