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多样有发热咳嗽等婴儿症状可不典型实验室检查有支原体抗体核酸检测及血常规影像学可见多种改变需与其他肺炎鉴别特殊人群需细致观察综合诊断。
一、临床表现评估
儿科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表现多样,常见发热,热型不定,可持续2~3周;咳嗽为突出表现,多为刺激性干咳,部分患儿可伴有咽痛、乏力等症状,婴儿患者可能症状相对不典型,需密切观察。
二、实验室检查
1.支原体抗体检测:血清支原体IgM抗体是常用检测指标,一般感染后1周左右开始升高,阳性提示近期支原体感染,但需结合临床综合判断;IgG抗体阳性提示既往感染。
2.支原体核酸检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等方法检测支原体DNA,敏感性和特异性较高,可早期诊断。
3.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轻度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一般正常或稍增高,C反应蛋白(CRP)可正常或轻度升高。
三、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或CT检查可见多种影像学表现,如支气管肺炎改变(表现为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片状阴影)、间质性肺炎改变(可见肺纹理增粗、网格状阴影等),且影像学改变可能晚于临床表现出现,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分析。
四、鉴别诊断考量
需与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等其他肺炎类型鉴别,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如支原体肺炎流行接触史等)、结合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排除其他病原体感染导致的肺炎。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儿等特殊人群患支原体肺炎时,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需更加细致观察,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因婴儿机体免疫等功能尚未完全发育,诊断时需综合考虑其生理特点,避免漏诊或误诊,同时依据检查结果谨慎评估后续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