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早期起病隐匿有低热或中度发热、刺激性干咳等轻微症状易被忽视,进展期发热持续或反复、咳嗽加剧成顽固性剧烈咳且夜间明显伴胸痛气促等,听诊及影像有改变,恢复期发热消退、咳嗽减轻、全身症状改善但仍需注意休息防反复且儿童需加强护理。
一、早期阶段症状表现
支原体肺炎早期多起病隐匿,发热可为低热(体温37.5~38℃左右)或中度发热(体温38~39℃左右),部分患儿可出现不规则发热,发热持续时间因人而异。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程度轻重不一,可能伴有乏力、头痛、咽痛等全身症状,此阶段症状相对轻微,易被忽视,尤其儿童患者可能仅表现为轻微咳嗽及低热,需密切观察以便早期识别。
二、进展期阶段症状表现
随着病情进展,发热可能持续或反复,体温进一步升高,可达39℃以上且较难退热。咳嗽加剧,转为顽固性剧烈咳嗽,夜间咳嗽往往更为明显,部分患儿可伴有胸痛,因咳嗽剧烈牵拉胸部肌肉所致。病情较重者可出现气促,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年龄较小患儿可能出现鼻翼扇动、三凹征等。听诊时可闻及干湿啰音,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肺部浸润影等改变,此阶段炎症反应加重,病情相对较重,需及时干预。
三、恢复期阶段症状表现
发热逐渐消退,体温恢复正常且不再反复。咳嗽症状明显减轻,干咳逐渐转为有痰咳嗽,痰液量及性质随病情恢复逐渐变化。全身症状如乏力等逐渐改善,患儿精神状态逐步好转。但此阶段仍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防病情反复。不同年龄患儿恢复速度有差异,儿童相对成人恢复可能稍快,但仍需持续关注肺部影像学及症状变化,确保完全康复,尤其儿童因呼吸系统发育未完善,恢复过程中需加强护理,预防二次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