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初期受冷后皮肤现局限性红斑边界不清伴痒或灼热感有微循环障碍,进展期红斑加重肿胀、出现水疱(破裂成糜烂面继发感染成脓性水疱)、严重时糜烂发展为溃疡伴疼痛愈合慢易留色素沉着或瘢痕,儿童皮肤薄嫩易生冻疮恢复稍慢需注意暴露部位保暖,老年人代谢缓血液循环差恢复弱易感染需加强保暖防护定期检查易冻部位保持清洁干燥。
一、初期症状表现
冻疮初期多发生于受冷后,皮肤出现局限性红斑,边界通常不清,按压时红斑可褪色,局部伴有痒感或灼热感,此时皮肤温度多低于正常,且遇热后痒感可能加剧,此阶段皮肤外观尚完整,但已存在微循环障碍相关表现。
二、进展期症状表现
1.红斑加重与肿胀:若受冻情况未改善,红斑颜色会进一步加深,皮肤出现肿胀,质地较硬,触摸时温度更低,肿胀部位边界仍不清,可能伴有麻木感。
2.水疱形成:病情进展可能出现水疱,水疱内为澄清液体,大小不一,水疱破裂后可形成糜烂面,若继发感染则可能转为脓性水疱。
3.糜烂与溃疡:严重时糜烂面扩大,可发展为溃疡,溃疡表面可能有渗出或结痂,局部疼痛明显,尤其在活动或遇热时疼痛加剧,溃疡愈合相对较慢,且可能遗留色素沉着或瘢痕。
三、特殊人群表现特点
1.儿童:儿童皮肤较为薄嫩,皮下脂肪相对较少,血液循环相对不够完善,因此更易发生冻疮,且冻疮发生后恢复相对成人可能稍慢,需特别注意保暖,如手部、足部、耳部等暴露部位需及时添加保暖衣物。
2.老年人:老年人由于机体代谢减缓,血液循环功能相对较差,冻疮发生后局部组织修复能力较弱,冻疮恢复时间较长,且发生冻疮后出现感染等并发症的风险相对更高,需加强保暖防护,定期检查易发生冻疮的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