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登革病毒属黄病毒科有4种血清型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起病急骤有突发高热等典型症状少数可发展为重症儿童较成人更易病情变化需密切监测老年人易并发基础疾病要加强监测有基础病者需个体化管理一般人群应注重日常防蚊降低感染风险。
一、定义及病原体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发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登革病毒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存在4种血清型(DENV-1至DENV-4)。
二、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进行传播,当被携带登革病毒的蚊媒叮咬后,病毒会在人体引发感染。
三、临床症状
1.典型症状:通常起病急骤,表现为突发高热,可伴有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等,部分患者会出现皮疹,多为斑丘疹或出血性皮疹,还可能有淋巴结肿大等表现。
2.重症表现:少数患者可能发展为重症登革热,出现休克、严重出血(如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等危及生命的情况。
四、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感染登革热后,相较于成人更易出现病情变化,需密切监测体温、精神状态等,因低龄儿童用药需谨慎,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缓解不适,且要警惕发展为重症的可能。
老年人:老年人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弱,感染登革热后更易并发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需加强病情监测,关注身体各系统功能变化。
有基础疾病者:本身存在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人群感染登革热后,病情可能更复杂,需综合基础疾病情况进行个体化的病情管理与监测,预防重症发生。
一般人群:应注重日常防蚊,如安装纱窗、使用蚊香、避免在蚊虫活跃时段(清晨和傍晚)前往蚊虫密集区域等,降低被蚊媒叮咬感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