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脂性皮炎是皮脂腺丰富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理基础为皮脂分泌增多、马拉色菌等微生物定植繁殖、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及免疫炎症反应等,临床表现有头皮面部红斑伴油腻性鳞屑等,病因涉多因素且高糖高脂饮食等可加重;黑头属开放性粉刺,因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致皮脂排出受阻堆积氧化变黑,青春期易现,与清洁不彻底等相关非炎症病变。
一、溢脂性皮炎与黑头的本质区别
溢脂性皮炎是一种发生于皮脂腺丰富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病理基础是皮脂分泌增多、马拉色菌等微生物定植繁殖、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及免疫炎症反应等。临床表现为头皮、面部等部位出现红斑,其上覆有油腻性鳞屑,可伴有不同程度瘙痒等症状,病因涉及遗传易感性、皮脂分泌异常、微生物感染等多因素。而黑头属于开放性粉刺,是由于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皮脂排出受阻,堆积在毛囊口,与空气接触后被氧化变黑形成,主要表现为面部毛孔处黑色的角质栓样物质,其形成主要与毛囊导管堵塞、皮脂氧化等相关,并非炎症性皮肤病变。
二、从发病机制看两者差异
溢脂性皮炎:发病中马拉色菌等微生物在皮脂腺丰富区域大量繁殖,分解皮脂产生游离脂肪酸,刺激皮肤引发炎症反应,同时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使得外界刺激更易诱发炎症,年龄方面婴儿脂溢性皮炎可能与母体雄激素通过胎盘传递有关,儿童及成人发病与自身皮脂代谢、免疫状态等相关,性别上无严格特异性差异,生活方式中高糖高脂饮食、精神压力大等可加重病情,病史中有皮肤屏障受损情况者易复发。
黑头:主要是毛囊皮脂腺导管口角化过度,导致皮脂排出不畅,堆积的皮脂被空气氧化变黑,青春期人群因雄激素水平升高致皮脂分泌旺盛,更易出现黑头,性别上无显著性别差异,生活方式中清洁不彻底、过度护肤破坏皮肤屏障等可促进黑头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