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有潜伏期、前驱期和发作期,潜伏期长短不一,前驱期有乏力等症状持续12-24小时,发作期有肌肉痉挛(咀嚼肌先受累,依次累及其他肌群有相应表现)和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大汗、血压心率波动等),儿童、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患者症状可能更严重复杂,了解各阶段症状对早期发现治疗至关重要。
一、潜伏期
破伤风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一般为7~8天,但也可短至24小时或长达数月、数年。潜伏期越短,预后越差。新生儿破伤风多在断脐后1周左右发病,此与接生时脐带消毒不严格有关。
二、前驱期
患者常有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局部肌肉发紧、扯痛、反射亢进等症状。一般持续12~24小时。
三、发作期
肌肉痉挛
首先受累的肌群是咀嚼肌,表现为张口困难(牙关紧闭),随后依次累及面肌、颈项肌、背腹肌、四肢肌群、膈肌和肋间肌。
面肌痉挛时可出现苦笑面容;颈项肌痉挛时出现颈项强直;背腹肌痉挛时,因背部肌群较为有力,而出现角弓反张;四肢肌群痉挛时,上肢表现为屈肘、握拳、屈腕;下肢表现为屈膝、弯足、足内翻。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患者可出现大汗、血压波动、心率加快、心律失常等症状。这是由于破伤风梭菌产生的毒素影响了自主神经系统,导致其功能失调。例如,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使患者大量出汗,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引起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
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破伤风症状可能表现得更为严重且进展迅速。在生活中,如果儿童有较深的伤口且未及时规范处理,家长应高度警惕破伤风的发生。对于老年人,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一旦发生破伤风,病情可能更为复杂,恢复也相对较慢。而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能力较差,感染破伤风后更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总之,了解破伤风的不同阶段症状对于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