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支原体属原核生物无细胞壁经呼吸道飞沫传播致病,好发儿童及青少年冬春季可散发或小流行人群普遍易感,起病可缓急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且体征与影像常不相符,胸部影像学见节段性浸润影,实验室靠血清学等检测,治疗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需足够疗程并辅以支持治疗及特殊人群合理用药。
一、病原学特征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肺炎的常见病原体,属于原核生物界支原体属,无细胞壁,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其致病性与病原体黏附宿主细胞并释放毒性代谢产物有关。
二、流行病学特点
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群体,冬春季为高发季节,可呈散发或小流行,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获得一定免疫力,但仍可再次感染。
三、临床表现特征
1.症状表现:起病可缓可急,主要症状为发热,多为中等度热,也可呈高热;咳嗽为突出表现,多为刺激性干咳,部分患儿可伴有咽痛、肌肉酸痛、乏力等全身症状,婴幼儿患者病情相对较重,可出现喘息、呼吸困难等。
2.体征特点:胸部体征多不明显,与剧烈咳嗽等表现常不一致,部分患儿可闻及干湿啰音,但体征与影像学表现有时不相符。
四、影像学特征
胸部影像学检查可见肺部多种形态的浸润影,呈节段性分布,以肺下野多见,少数可出现胸腔积液,病程中影像学改变可呈进展性。
五、实验室诊断特征
主要依靠血清学检测,如支原体IgM抗体检测,一般感染后1周左右出现阳性,可持续数周;还可通过支原体培养、核酸检测等辅助诊断,核酸检测可更早发现病原体。
六、治疗原则
首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等,疗程需足够,一般2~3周。同时需注意一般支持治疗,如休息、多饮水等,对于有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患儿需给予相应呼吸支持治疗。特殊人群方面,儿童患者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不恰当使用药物,成人患者也需根据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关注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