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湿疹有皮肤增厚粗糙、苔藓样变、色素改变等损害表现,伴有剧烈瘙痒且易形成搔抓致皮肤损伤加重的恶性循环,好发于四肢屈侧、手足、小腿、外阴、肛门等多部位且不同部位表现有差异。
一、皮肤损害表现
1.皮肤增厚粗糙:慢性湿疹患者皮肤质地发生改变,逐渐增厚,触摸时感觉粗糙,这是由于皮肤反复炎症刺激导致表皮及真皮浅层结构异常增生等病理变化所致,可表现为皮肤纹理加深,外观上显得厚实不光滑。
2.苔藓样变:皮肤出现苔藓样变是慢性湿疹较典型的特征,表现为皮肤局部呈扁平丘疹融合成片,外观类似苔藓,是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等多种病理改变综合作用的结果,使得皮肤外观呈现出特定的苔藓样形态。
3.色素改变:皮肤颜色可出现暗红色,且常伴有色素沉着,这是因为慢性炎症过程中局部血液循环及黑色素代谢等受到影响,导致皮肤颜色偏离正常状态,出现颜色加深等情况,边界一般相对清楚,与周围正常皮肤有较为明显的区分。
二、自觉症状表现
1.剧烈瘙痒:慢性湿疹患者往往伴有剧烈的瘙痒感,这种瘙痒感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搔抓是患者缓解瘙痒的常见方式,但过度搔抓又会进一步损伤皮肤,形成瘙痒-搔抓-皮肤损伤加重的恶性循环,瘙痒的程度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但多数患者瘙痒较为剧烈,尤其在夜间等安静时段可能会更为明显。
三、好发部位特点
1.多部位累及:慢性湿疹可发生于身体多个部位,例如四肢屈侧(如肘窝、腘窝等)、手、足、小腿、外阴、肛门等部位。不同部位的慢性湿疹表现可能因局部皮肤的解剖结构及生理特点略有差异,但基本都具备上述皮肤增厚、苔藓样变及瘙痒等典型表现,比如手部慢性湿疹可能因经常接触外界刺激物等因素,皮肤增厚粗糙等表现可能相对更明显;而外阴、肛门部位的慢性湿疹由于局部皮肤较为敏感等特点,瘙痒等症状可能更为突出且需特别注意局部皮肤护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