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灭活疫苗适用于18月龄及以上易感染甲型肝炎病毒的人群包括儿童青少年及成人,基础免疫通常2剂次间隔6-12个月,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禁忌对疫苗成分过敏、患急性严重慢性疾病发作期及发热者,孕妇需专业医师评估风险,哺乳期女性需专业医护人员指导,儿童要健康状态下规范接种且观察,其使用方法基于大量临床研究确定能有效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预防甲肝感染。
一、接种对象
甲肝灭活疫苗主要适用于18月龄及以上易感染甲型肝炎病毒的人群,包括儿童、青少年及成人中甲型肝炎病毒易感者。
二、接种程序
1.基础免疫:通常为2剂次,第1剂接种后,间隔6-12个月接种第2剂。
2.加强免疫:根据人群免疫状况及监测结果等因素,可考虑适时进行加强免疫,但具体需遵循专业机构建议。
三、接种部位
一般选择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这是基于肌肉注射能较好地让疫苗发挥免疫效应的解剖学及免疫学依据。
四、注意事项
1.禁忌情况:对疫苗中任何成分过敏者、患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及发热者应暂缓接种。
2.特殊人群提示
孕妇:孕妇接种甲肝灭活疫苗需经专业医师评估风险,因目前关于孕妇接种该疫苗对胎儿影响的大规模研究数据有限,需谨慎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接种。
哺乳期女性:哺乳期女性接种甲肝灭活疫苗时,应充分考虑疫苗可能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的潜在风险,建议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决策。
儿童:儿童接种时需确保其处于健康状态,无发热、感染等不适,且要在专业医护人员操作下规范接种,接种后需在现场观察30分钟,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即刻过敏等不良反应。
五、科学依据支撑
甲肝灭活疫苗的使用方法是基于大量临床研究及疫苗安全性、有效性评估确定的。例如,通过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试验验证了其在不同年龄人群中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明确了适宜的接种程序、部位等,确保疫苗能有效刺激机体产生针对甲型肝炎病毒的特异性抗体,从而预防甲型肝炎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