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流产是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伴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相关因素有胚胎染色体异常、母体全身性疾病、免疫及精神环境等问题,临床表现为停经后少量阴道流血等,特殊人群如高龄孕妇需密切监测,有基础病孕妇要控制基础病,孕妇自身需保持规律作息、调整心态、远离有害环境。
一、定义
先兆流产是指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常为暗红色或血性白带,随后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的临床状况。
二、相关因素
(一)胚胎因素
染色体异常是早期流产最常见的原因,约占50%-60%,如夫妻一方或双方染色体异常可传递给胚胎致流产。
(二)母体因素
1.全身性疾病:严重感染、高热等可引起子宫收缩,进而导致流产;内分泌异常,如黄体功能不全使孕激素分泌不足,影响蜕膜发育,易引发流产;甲状腺功能减退也会干扰妊娠的正常维持。
2.免疫因素:母体免疫调节异常可能攻击胚胎,导致流产发生。
3.其他:孕妇过度紧张、焦虑等精神因素,或接触过多有害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等环境因素,均可能增加先兆流产风险。
三、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停经后出现阴道少量流血,出血量少于月经量,血色多为暗红色或血性白带,随后可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妇科检查可见宫颈口未开,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高龄孕妇
高龄孕妇发生染色体异常的概率增加,需更密切监测胚胎发育情况,如通过超声检查观察胚胎生长、胎心搏动等情况,一旦出现先兆流产征象,需综合评估妊娠风险及母体健康状况。
(二)有基础疾病孕妇
如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孕妇,需积极控制基础病,将血糖、血压等指标维持在合理范围,以降低因基础病波动引发先兆流产的风险,同时要遵循基础病治疗与妊娠监测的双重管理原则。
(三)生活方式因素影响
孕妇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调整心态,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状态;远离有害环境,如避免接触农药、辐射等,以减少对妊娠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