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情况需考虑打破伤风:伤口被泥土、粪便、铁锈等污染;伤口较深;伤口由生锈铁器造成;伤口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如糖尿病患者、老年人等有基础病史或身体机能较弱者受伤后处理不当。
一、伤口污染严重的情况
当伤口被泥土、粪便、铁锈等污染时,容易感染破伤风杆菌。因为破伤风杆菌是厌氧菌,在这种污染严重、环境相对缺氧的伤口中容易滋生繁殖。例如,被生锈的铁钉扎伤,铁钉上可能沾染泥土等污染物,此时就需要考虑打破伤风。对于儿童来说,如果玩耍时被有泥土的玩具划伤且伤口较深被污染,也属于需要打破伤风的情况;对于从事建筑等工作的人群,在工作中被带有泥土的物体割伤等情况,也应考虑打破伤风。
二、伤口较深的情况
伤口深的话,内部形成相对缺氧的环境,有利于破伤风杆菌生长。比如较深的刺伤,伤口深且伤口窄,与外界接触少,氧气难以进入,为破伤风杆菌创造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年龄较小的儿童如果发生较深的摔倒擦伤等情况,也需要评估是否需要打破伤风;老年人如果因为意外导致较深的伤口,由于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感染破伤风杆菌后风险相对较高,也应重视打破伤风的问题。
三、伤口是生锈铁器造成的情况
生锈的铁器表面可能带有破伤风杆菌,当铁器造成伤口时,就容易让破伤风杆菌侵入人体。像被生锈的镰刀割伤等情况。在生活方式方面,如果是从事与生锈铁器相关工作的人群,如铁匠等,在工作中被生锈铁器弄伤,更要及时考虑打破伤风;女性如果在户外被生锈的铁丝划伤,也需要根据伤口情况判断是否要打破伤风。
四、伤口处理不及时或不当的情况
如果伤口没有得到及时清洁、消毒等处理,破伤风杆菌就有更多机会在伤口处繁殖。例如,受伤后长时间没有对伤口进行合理处置,导致伤口感染风险增加。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能力相对较弱,若受伤后处理不当,发生破伤风感染的风险更高,更需要关注是否需要打破伤风;老年人如果本身有慢性疾病,受伤后伤口处理不及时,也应谨慎评估是否需要打破伤风来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