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急性期有全身表现如乏力低热易被忽视及消化道常见症状,黄疸期有黄疸及肝区隐痛肿大等,恢复期症状渐缓解,儿童甲肝消化道症状不典型病毒复制活跃,老年人病程长恢复慢易现并发症,妊娠期女性患甲肝可影响母婴健康需加强监测管理。
一、急性期常见症状
1.全身表现:多数患者起病初期出现乏力感,这与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机体代谢功能受影响、能量产生不足相关,部分患者可伴有低热,体温多在37.5~38.5℃,一般持续1~2周,此阶段因症状相对非特异,易被忽视。
2.消化道症状:最为常见,表现为食欲减退,患者进食量明显减少,对油腻食物尤其反感,还可出现恶心、呕吐,这是由于病毒累及肝脏,影响胆汁分泌与排泄,进而干扰消化功能,部分患者伴有腹痛、腹泻,腹泻程度轻重不一,每日数次至十余次不等。
二、黄疸期典型症状
1.黄疸表现:随着病情进展,约1/3~1/2的患者出现皮肤及巩膜黄染,此为胆红素代谢异常的典型表现。肝细胞受损后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及排泄功能障碍,致使血清胆红素水平升高,胆红素沉积于皮肤黏膜则引发黄染,同时尿液颜色加深,呈浓茶样,这是因为胆红素经尿液排出增加。
2.其他伴随表现:黄疸期患者肝区多有隐痛或胀痛,肝脏可轻度至中度肿大,有触痛及叩击痛,这是由于肝脏炎症导致肝组织肿大,刺激肝包膜神经所致。
三、恢复期症状演变
1.症状缓解:黄疸逐渐消退,皮肤巩膜黄染减轻直至消失,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逐渐改善,乏力感也逐步减轻。此阶段一般持续1~2个月,但个体恢复时间存在差异,与病情严重程度、自身免疫状态等因素相关。
2.特殊人群特点:儿童患甲肝时,消化道症状可能相对不典型,黄疸出现概率较成人低,但病毒复制可能较为活跃;老年人患甲肝时,病程往往较长,恢复相对缓慢,且更易出现并发症,需密切监测肝功能及全身状况;妊娠期女性患甲肝,可能对母婴健康产生影响,需加强孕期监测与管理,因为孕期肝脏负担加重,甲肝病毒感染可能进一步影响肝功能,增加流产、早产等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