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评估需关注不同年龄段症状表现差异,详细询问发病诱因、病程及既往胃肠道等病史,体格检查重点查腹部压痛等情况且儿童操作轻柔,实验室检查包括粪便常规看白细胞等、血常规判断感染,必要时行粪便培养或腹部超声等检查,儿童要密切评估脱水,老年人需兼顾基础病防电解质紊乱。
一、症状表现评估
肠胃炎患者主要表现为腹痛(多为腹部隐痛或阵发性绞痛)、腹泻(大便次数增多,可为稀便、水样便等)、恶心、呕吐等症状。不同年龄段表现有差异:儿童肠胃炎时,因体液调节能力较弱,更易出现脱水相关表现,如尿量减少、精神萎靡等;老年人患肠胃炎时,可能因基础疾病掩盖症状,症状相对不典型。
二、病史采集
需详细询问发病诱因(如是否进食不洁食物、生冷食物等)、病程长短(起病急缓),同时询问既往有无胃肠道疾病史(如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等)、手术史等,既往病史可影响肠胃炎的评估与鉴别诊断。
三、体格检查
进行腹部体格检查时,重点检查腹部有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等情况。若有压痛,需明确压痛部位以判断病变部位;儿童检查时需轻柔操作,避免引起患儿不适。
四、实验室检查
1.粪便常规检查:观察粪便中有无白细胞、红细胞、寄生虫卵等。粪便中白细胞增多提示可能存在肠道细菌感染;有红细胞需警惕肠道出血等情况。
2.血常规检查:通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等判断有无感染性炎症。老年人血常规结果需结合其基础健康状况综合判断;儿童患者需关注血常规指标与年龄正常范围的差异。
五、其他辅助检查
必要时行粪便培养以明确病原菌,指导抗感染治疗;对怀疑有严重并发症或诊断不明确者,可能需行腹部超声、胃镜或结肠镜等检查,以排除其他肠道疾病。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
儿童:需密切评估脱水程度,如通过观察前囟、眼眶是否凹陷,皮肤弹性等判断脱水情况,及时采取补液等干预措施,因儿童体液调节能力弱,脱水进展快需重视。
老年人:因可能合并心脑血管等基础疾病,肠胃炎时需更谨慎评估病情,注意监测电解质等指标,预防因腹泻、呕吐导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