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经呼吸道飞沫传播,秋冬高发儿童及青少年易感染,起病可急可缓有发热乏力头痛咽痛等全身症状及刺激性干咳等呼吸道症状,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多正常或轻度升高、支原体IgM抗体阳性,影像学见肺部多种形态浸润影,主要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儿童需注重用药安全保证休息通风观察,老年常合并基础疾病需加强病情监测呼吸体温血氧等指标。
一、定义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性疾病,肺炎支原体是一种无细胞壁、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二、病原体特点
肺炎支原体主要借助其特殊结构黏附于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引发免疫反应导致肺部病变,该病原体在秋冬季节高发,儿童及青少年群体相对更易感染,可呈散发或小范围流行态势。
三、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起病可急可缓,多有发热,体温多为持续性中热或高热,常伴有乏力、头痛、咽痛等表现。
2.呼吸道症状:咳嗽为突出症状,多为刺激性干咳,部分患儿或成人可伴有咳痰,肺部体征初期可不明显,随病情进展可能闻及干湿啰音。
四、诊断方法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多正常或轻度升高,支原体抗体检测中I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有肺炎支原体感染。
2.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检查可见肺部多种形态的浸润影,如呈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或均匀一致的片状阴影等。
五、治疗原则
主要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如阿奇霉素等,需依据循证医学依据选用药物,治疗过程中需关注患儿或患者个体情况,遵循安全用药原则。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感染支原体肺炎时,要特别注重用药安全性,避免滥用不恰当药物,同时需保证充足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病情变化可能相对较快。
2.老年患者:老年人感染支原体肺炎时,常合并基础疾病,需加强病情监测,如呼吸、体温、血氧等指标,注意其身体状况变化,由于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病情进展可能较为隐匿或迅速,需及时采取相应医疗措施支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