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病人会传染人,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播媒介是伊蚊,人群普遍易感,儿童、孕妇、老年人感染后有不同风险需特别注意,儿童易发展为重症,孕妇可能影响自身和胎儿,老年人易现并发症。
传播过程中的相关因素
传染源:登革热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患者在发病前1天至发病后5-7天均具有传染性,隐性感染者虽然没有明显临床症状,但也能传播病毒。
传播媒介:伊蚊是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其中埃及伊蚊在城市型登革热传播中起主要作用,白纹伊蚊在农村和城市均有重要作用。伊蚊叮咬了感染登革热病毒的人后,病毒在蚊体内经过8-14天的潜伏期才能具有传染性,而且这种传染性可以持续终生。
易感性:人群对登革热普遍易感,感染后可对同血清型病毒产生持久免疫力,但对不同血清型病毒可再次感染。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人群易感性无明显差异,但生活在登革热流行地区、经常暴露于伊蚊叮咬环境的人群风险更高。例如,长期在户外劳作、居住环境卫生条件差、周围有较多蚊虫滋生的人群,更容易被伊蚊叮咬而感染登革热。对于有登革热病史的人群,如果再次感染不同血清型的病毒,也可能发病,且病情可能相对较重。
特殊人群需特别注意的情况
儿童:儿童感染登革热后,病情变化可能较快。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相比成人更易发展为重症登革热。因此,对于儿童,要尽量避免其被伊蚊叮咬,如在蚊虫活动频繁时段避免儿童到蚊虫密集的场所,为儿童居住环境采取防蚊措施等。一旦儿童出现发热、皮疹等疑似登革热症状,应及时就医。
孕妇:孕妇感染登革热后,可能对自身健康和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孕妇感染登革热后发生重症的风险相对较高,而且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所以孕妇应格外注意防蚊,避免感染登革热病毒,如果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妊娠情况。
老年人: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一些基础疾病,感染登革热后更易出现并发症。例如,老年人可能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病,感染登革热后病情可能较为复杂,需要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加强护理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