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嗽是儿科常见呼吸道保护性反射,病因包括感染性因素(病毒、细菌感染致呼吸道炎症等)和非感染性因素(气道异物、过敏、气道受刺激等),不同病因咳嗽表现不同,分急性(病程<2周)、亚急性(病程2~4周)、慢性(病程>4周),婴幼儿咳嗽需密切观察呼吸等,儿童应避冷空气等,有基础疾病儿童需谨慎就医优先非药物干预。
一、定义
小儿咳嗽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症状,是机体通过咳嗽动作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排出体外的保护性反射行为。
二、病因
(一〕感染性因素
1.病毒感染:如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引发上呼吸道炎、支气管炎或肺炎等,可导致咳嗽,常伴发热、流涕等症状。
2.细菌感染: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炎症,也会出现咳嗽,多有脓性痰液等表现。
(二)非感染性因素
1.气道异物:婴幼儿好奇心强,易将小物件吸入气道,引发刺激性咳嗽,常伴有呼吸困难等表现。
2.过敏因素:如过敏性鼻炎患儿接触过敏原后,可因气道高反应性出现咳嗽,多为阵发性,夜间或清晨明显,常伴鼻痒、流涕等过敏症状。
3.气道受刺激:冷空气刺激、吸入刺激性气体(如烟雾、化学气味等)可引起气道黏膜受刺激,导致咳嗽。
三、临床表现
不同病因导致的咳嗽表现各异,感染性咳嗽常伴有发热、咳痰等,非感染性咳嗽有其特定诱发因素,如气道异物引发的咳嗽多为突发性呛咳,过敏相关咳嗽有明确过敏原接触史且多为反复阵发性发作。
四、分类
(一)急性咳嗽
病程<2周,多由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早期等引起。
(二)亚急性咳嗽
病程2~4周,可能由感染后气道炎症尚未完全消退等因素导致。
(三)慢性咳嗽
病程>4周,常见于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等情况。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婴幼儿咳嗽时需密切观察呼吸频率、有无气促等情况,防止异物吸入加重病情;儿童咳嗽时应避免接触冷空气、刺激性气体等,有基础疾病(如哮喘、先天性心脏病等)的儿童出现咳嗽时需更谨慎,及时就医评估病情,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缓解症状,避免低龄儿童自行使用不恰当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