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皮肤瘙痒需初步判断原因,包括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皮肤干燥、过敏等;可通过皮肤保湿、穿着舒适衣物等非药物措施缓解;若持续不缓解或伴异常需及时就医检查,如肝功能、胆汁酸检测等,确诊ICP需在医生监测下处理,高龄孕妇和有过敏史孕妇需特别注意相关事项
一、初步判断瘙痒原因
孕妇皮肤瘙痒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首先需排查常见因素。如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这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多发生在手掌、脚掌,也可蔓延至全身。还有可能是皮肤干燥,孕期激素变化等导致皮肤水分流失增加,引起干燥瘙痒。另外,过敏也是一个因素,孕妇接触某些过敏原后可能出现皮肤瘙痒。
二、非药物缓解措施
皮肤保湿:选择温和的孕妇专用保湿护肤品,定期涂抹,保持皮肤水分。因为孕期皮肤易干燥,良好的保湿能减轻瘙痒感。每天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水温不宜过高,避免过度清洁破坏皮肤屏障。
穿着舒适衣物:穿着宽松、柔软、透气的棉质衣物,减少衣物与皮肤的摩擦。化纤材质的衣物可能会刺激皮肤,加重瘙痒,所以要避免穿着。
三、及时就医检查
相关检查项目:如果皮肤瘙痒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其他异常,如黄疸等,需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比如肝功能检查,排查是否存在ICP导致的肝功能异常;也会进行胆汁酸检测,ICP患者血清胆汁酸会升高。
ICP的处理:若确诊为ICP,需在医生的密切监测下进行处理。一般会建议孕妇左侧卧位休息,以增加胎盘血流量。同时,会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治疗,如使用熊去氧胆酸等药物,但具体药物使用需严格遵医嘱,因为要充分考虑对胎儿的影响。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高龄孕妇:高龄孕妇发生ICP等异常情况的风险相对较高,所以更要密切关注皮肤瘙痒情况,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就医检查,因为高龄孕妇的身体状况和胎儿情况相对更需要谨慎对待。
有过敏史孕妇:有过敏史的孕妇要格外留意可能引起过敏的因素,如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在使用新的护肤品、衣物材质等时要谨慎,防止因过敏导致皮肤瘙痒加重,同时就医时要及时告知医生过敏史,以便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