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肺炎球菌肺炎
肺炎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类型,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细菌侵入肺泡引发炎症,多起病急骤有受凉等诱因伴高热寒战咳嗽等症状,实变期有患侧呼吸运动减弱等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等有异常,影像学可见肺部片状浸润影,主要用抗生素治疗,儿童老人慢性病患者需特殊留意,接种疫苗可预防该病。
一、定义
肺炎球菌肺炎是由肺炎链球菌(又称肺炎球菌)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类型。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1.病原体特征:肺炎链球菌为革兰阳性球菌,常寄居于正常人鼻咽腔,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如受凉、疲劳、醉酒等),细菌可侵入肺泡,繁殖并引发炎症。
2.发病过程:细菌侵入肺泡后,引起肺泡壁水肿及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导致肺实变,典型病理分期包括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和消散期,但因抗生素早期应用,典型分期多不典型。
三、临床表现
1.症状:多起病急骤,有受凉、淋雨、劳累等诱因,表现为高热(体温可达39~40℃)、寒战、咳嗽(初为干咳,后可咳铁锈色痰)、胸痛(呼吸或咳嗽时加重),部分患者伴呼吸困难。
2.体征:早期可无明显体征,实变期可有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增强、叩诊浊音、听诊闻及支气管呼吸音等。
四、诊断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痰涂片革兰染色可见革兰阳性双球菌,痰培养可明确肺炎链球菌。
2.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可见肺部片状或斑片状浸润影,典型表现为大叶或肺段实变。
五、治疗
主要为抗生素治疗,常用青霉素类等,需根据病情及病原体药敏结果选择合适抗生素。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后病情变化快,需密切观察呼吸、体温等情况,及时就医。
2.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感染后易出现病情进展,应加强护理,监测生命体征,积极配合治疗。
3.慢性基础疾病患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等,需兼顾基础疾病管理,预防肺炎球菌肺炎复发或加重。
七、预防
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是有效预防措施,尤其适用于儿童、老年人、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可降低肺炎球菌肺炎的发病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