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湿疹继发真菌感染因湿疹致皮肤屏障破坏、局部潮湿或搔抓致破损等诱因引发,临床表现为原有湿疹皮损基础上的特定皮损及瘙痒,可通过真菌镜检和培养诊断,治疗需控制湿疹基础并抗真菌,预防要注意皮肤清洁保湿、避免搔抓及选合适衣物。
一、定义阐释
婴儿湿疹继发真菌感染是指婴儿因湿疹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使得真菌(如白色念珠菌等)易于定植感染,在原有湿疹皮损基础上出现真菌性感染相关表现的情况。
二、诱因剖析
1.皮肤屏障破坏:婴儿湿疹发作时,皮肤处于炎症状态,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等,同时皮肤水分丢失增加,屏障功能受损,为真菌侵入提供了便利条件。2.局部潮湿环境:湿疹部位若未得到良好护理,易处于潮湿状态,适合真菌滋生繁殖,尤其是在婴儿多汗或频繁擦拭患处后未及时干爽的情况下。3.搔抓致皮肤破损:婴儿因湿疹瘙痒会不自觉搔抓,搔抓行为会进一步破坏皮肤完整性,使真菌更易定植感染。
三、临床表现特征
1.皮损表现:在原有婴儿湿疹的红斑、丘疹、水疱等皮损基础上,出现边界相对清楚的红斑,红斑边缘可见散在的丘疹、水疱,部分皮损处可覆盖白色膜状物。2.瘙痒症状:患儿常因真菌感染部位瘙痒而表现出频繁抓挠患处的行为,影响婴儿睡眠及日常活动。
四、诊断方式
1.真菌镜检:取皮损处皮屑进行镜检,若发现菌丝或孢子,可初步判断存在真菌感染。2.真菌培养:通过对皮屑进行真菌培养,能明确具体感染的真菌种类,为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
五、治疗原则
1.控制湿疹基础:使用保湿剂等维持皮肤屏障功能,缓解湿疹症状,如选择合适的婴儿保湿霜保持皮肤湿润。2.抗真菌治疗:选用局部外用抗真菌药物,如具备抗真菌作用的乳膏等,但需确保药物适合婴儿皮肤特点,避免刺激。
六、预防举措
1.皮肤清洁与保湿:定期为婴儿清洁皮肤,清洁后及时涂抹温和保湿剂,保持皮肤处于湿润且相对健康的状态,强化皮肤屏障。2.避免搔抓:家长需留意婴儿行为,及时制止搔抓动作,可通过给婴儿佩戴棉质手套等方式减少因搔抓导致的皮肤破损风险。3.衣物选择:为婴儿选择柔软、透气的棉质衣物,减少衣物对湿疹部位及可能继发真菌感染部位的摩擦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