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皮炎伴真菌感染是因神经性皮炎搔抓致皮肤屏障受损继发真菌如皮肤癣菌感染,具两者皮肤损害特征且瘙痒更重,诊断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真菌学检查,治疗分抗真菌和神经性皮炎对症治疗,儿童用温和抗真菌药等,孕妇谨慎选外用安全药,老年人用温和制剂等并加强护理。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神经性皮炎伴真菌感染是指神经性皮炎患者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后,易继发皮肤真菌感染,常见致病菌包括皮肤癣菌等。神经性皮炎的搔抓等机械性刺激破坏皮肤屏障,为真菌入侵创造条件,两者相互影响,加重皮肤炎症与瘙痒等症状。
二、临床表现
1.皮肤损害特征:既有神经性皮炎典型的苔藓样变,表现为皮肤增厚、粗糙、纹理加深,局部有多角形扁平丘疹;又有真菌感染相关表现,如局部出现红斑、边界清晰的鳞屑,部分区域可伴水疱形成。
2.瘙痒表现:瘙痒程度较单纯神经性皮炎更重,搔抓后可进一步加重皮肤损伤,促进真菌扩散。
三、诊断方法
1.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神经性皮炎病程、近期皮肤搔抓情况及有无接触真菌感染源等。
2.体格检查:观察皮肤损害的形态、分布等特征。
3.真菌学检查:通过皮肤鳞屑镜检查找菌丝或孢子,或进行真菌培养鉴定病原菌种类,此为确诊真菌感染的关键依据。
四、治疗原则
1.抗真菌治疗:根据真菌种类选择合适外用抗真菌药物,如克霉唑乳膏等,外用药物可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抑制真菌生长。
2.神经性皮炎对症治疗:可使用外用糖皮质激素缓解炎症与瘙痒,但需注意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导致不良反应,若外用激素效果不佳,可考虑其他非激素抗炎药物。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皮肤娇嫩,应优先选择温和、刺激性小的抗真菌药物,避免使用强效糖皮质激素,用药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皮肤反应,因儿童搔抓可能更频繁,需加强护理防止皮肤损伤加重及真菌扩散。
2.孕妇:使用抗真菌药物时需谨慎评估,优先选择局部外用相对安全的药物,用药前应咨询医生,权衡药物对胎儿的潜在风险与治疗收益。
3.老年人: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减退且常合并基础疾病,用药时需选择温和制剂,注意药物吸收及可能的相互作用,同时需加强皮肤保湿护理,减少搔抓对皮肤的进一步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