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胎是一种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病因与染色体异常有关,可分为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其症状主要有停经后阴道流血、子宫异常增大、腹痛、妊娠呕吐、卵巢黄素化囊肿等。诊断主要依靠超声检查和血β-HCG测定。治疗方法包括清宫术和预防性化疗,术后需定期随访。预防葡萄胎的发生,需加强孕期保健,避免有害物质,口服避孕药应尽量避免使用。
1.病因:
完全性葡萄胎:染色体核型为二倍体,均来自父系,其中90%为46XX,由一个正常卵子和一个空卵受精,或由一个精子的两个细胞核受精。
部分性葡萄胎:核型常为三倍体,80%为69XX,由一个正常精子和一个空卵受精,或由一个卵子的两个细胞核受精。
2.症状:
停经后阴道流血:多为停经后阴道流血,量多少不定,常为反复多次大量流血,可导致贫血。
子宫异常增大:子宫大于停经月份,质地变软。
腹痛:一般不剧烈,可表现为阵发性下腹部隐痛或胀痛。
妊娠呕吐:多发生于清晨。
卵巢黄素化囊肿:多发生在双侧卵巢,可大可小,一般无自觉症状。
3.诊断:
超声检查:可确诊葡萄胎,表现为子宫大于停经月份,宫腔内充满不均质密集状或短条状回声,其间有不规则无回声区,呈“落雪状”。
血β-HCG测定:葡萄胎患者血清HC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妊娠,且持续不降。
其他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等,了解患者一般情况。
4.治疗:
清宫术:是葡萄胎的主要治疗方法,可清除宫腔内容物,减少出血和恶变的风险。
预防性化疗:对于高危患者,如年龄大于40岁、子宫大于停经月份、血β-HCG水平异常升高等,可在清宫术后给予预防性化疗。
随访:葡萄胎患者需定期随访,包括血β-HCG测定、超声检查等,直至连续3次阴性,此后每年随访1次,共随访2年。
5.预防:
加强孕期保健: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避免有害物质:如放射线、农药、化学毒物等。
口服避孕药:长期口服避孕药可增加葡萄胎的发生率,故应尽量避免使用。
年龄:大于35岁的孕妇发生葡萄胎的风险较高,故应加强孕期监护。
总之,葡萄胎是一种良性疾病,但也有恶变的可能,故需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应遵医嘱进行治疗,并定期随访,以确保病情得到控制。